冰上圆舞曲
2019年夏天,在首钢花样滑冰馆,我亲眼看到赵宏博教练在指导运动员训练,看到他们飞旋、跳跃、腾挪、滑行、托举,运动服上一片汗渍,深感每一粒汗珠都是闪光的。
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有著名的四对搭档,老大是申雪、赵宏博;老二是庞清、佟健;老三是张丹、张昊;老四是韩聪、隋文静。老大、老二、老三的教练都是哈尔滨队总教练姚滨。老四的启蒙教练是姚滨的搭档栾波,最后师从教练赵宏博。
2022年1月23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北京王府井图书大厦举办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冬奥》新书发布会,因为我喜欢花样滑冰,自然而然邀请了张昊,他礼貌地说:“孙老师,我上午有个采访,下午从采访点往会场赶,一定准时到场。”
作者与花样滑冰世界冠军张昊
张昊高大魁梧,浑身上下洋溢着体育人的激情和活力。在嘉宾畅谈环节他侃侃而谈,对冬奥会和冰雪运动充满了热爱。会后,我把《中国冬奥》递给嘉宾,突发奇想地说:“咱们每个人都在扉页上签个名,这样收藏起来更有纪念意义。”
大家拍手称赞,争相在扉页上签名,张昊认真地签了名,他的字写得很大,一笔一画很工整,他的谦逊平和令人难忘。
哈尔滨是中国的冰雪之乡,中国的花样滑冰高手几乎都来自哈尔滨。张昊1984年7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4岁开始学习滑冰,北京体育大学硕士毕业,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冰上运动学院院长助理兼花样滑冰专项教师。
1998年,14岁的张昊与13岁的张丹搭档参加双人滑比赛,当年10月就获得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北京站冠军,1999年获得世界青少年大奖赛加拿大站亚军。
2006年2月,第二十届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张丹/张昊组合在女方受伤的情况下顽强拼搏,夺得花样滑冰双人滑亚军,创造了中国队在冬奥会上花样滑冰项目的历史最好成绩。
2009年4月9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双人滑短节目比赛,张丹/张昊以《乘着歌声的翅膀》的双人滑曲目获得高分;在第二天的双人自由滑中,他们在《长江》旋律的伴奏下发挥出色,以206.54分的总成绩在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蝉联冠军。
四周抛跳是中国花样滑冰队主教练姚滨发明的动作,要求男伴将女伴抛出一米以上,在空中的停留时间为0.95~0.97秒。其中速度、旋转、角度、力度、控制身体的能力,都要求十分高。这个动作男伴要求腰肌和臂力有力量,而女伴在空中旋转被摔的风险很大,张丹的右侧胯骨被摔出了一个鼓包,停止练习就能消肿,但是他们始终不放弃训练。四周抛跳成功不代表就能拿金牌,但是可以保证创造历史。在十一届全运会上,张丹/张昊就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动作。
张昊连续参加5届冬奥会,是国际健将。曾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09年第二十四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手、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手、第二十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手、全国精神卫生宣传大使,以及北京2022冬奥组委宣讲员、北京青年榜样宣讲团宣讲员、西宁市冰雪运动协会名誉主席、辽源市冰雪协会名誉主席。荣获第34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黑龙江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劳伦斯最佳组合奖、CCTV体坛风云人物最佳组合奖。
张昊的高光时刻是在意大利,2006 年,张丹与张昊在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双人花样滑冰项目中夺得银牌。
北京冬奥会期间,我观看花样滑冰比赛时经常请教张昊,他有问必答,使我受益匪浅。他把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冬奥》新书发布会的照片发在了朋友圈,还写了一副对联:“晶蟾有意,书写华章弘奥运;岩语含情,唱歌时代赞英雄。”——贺孙晶岩女士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冬奥》出版发行。
他认真看了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冬奥》,专门给我发来祝福的视频,他的真诚友好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