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正式落户首钢园区。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分为北区、中区、南区三大部分,北部为郊野湿地区,一直延伸到门城湖公园;中部为首钢工业遗址公园、群明湖、三高炉和石景山是主要景观;南部为城市森林公园,一直通往园博园。

“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在首钢园区的总占地面积为171.2公顷,包括首钢滑雪大跳台、北京冬奥组委总部、北京冬奥会主运行中心、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场馆群、金安桥数字智能产业集聚区、服贸会场馆群等。“双奥之城”的北京,继有了奥林匹克公园后,又拥有了一座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双奥公园交相辉映。通过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为国家、举办城市和人民群众带来了长期收益。

冬奥公园开放3处节点与首钢园北区互连互通,方便市民游园赏景。冰雪森林景点就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下,开阔的绿草植被前,矗立着4座70米高的冷却塔和滑雪大跳台,冬奥场馆、工业遗存、自然山水在这里完美融合。冬奥之环则是通过架在空中的高线公园空中步道与首钢园相连,可直达群明湖。首钢大桥下的“桥间天地”,设置了桥下剧场等活动空间,也与首钢园实现连通。

2007年夏天,我到首钢采访夏奥会相关内容,看到首钢人为了北京奥运会搬迁,搞环境保护的各项举措,通过采访首钢集团能源环保产业事业部总工程师、首钢朗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廖洪强博士、环保处高工李保军等人,我了解到:从1995年到2007年,首钢为了环保投入了21.3亿元。首钢每年产生8.5万吨左右的油泥,过去一直堆存在料场,如何回收利用?日本新日铁(新日本制铁公司)成功走出了一条清洁生产的企业发展之路,他们有这种技术,但是拒绝首钢人去参观。首钢团队有10个人,涉及焦化、环保、热工、机械专业,最大的43岁,最小的29岁,大家憋着一股劲儿,废寝忘食地研究轧钢油泥资源再生利用,经过回收利用,形成固态的氧化铁粉、液态的水可以浇花,油可以变成工业用油,一吨油泥价值400元,循环经济每年为首钢创造效益3000多万元,解决了首钢二三十年没有解决的技术难题。

我还参观了首钢月季园,首钢人为了环保治理水源,种植花草,月季花开得分外妖娆。我的笔记本上有首钢人15年前的留言,廖洪强写道:“为了北京奥运,我奋斗,我奉献,我快乐!”

李保军写道:“为了北京的蓝天碧水,我们首钢人宁愿牺牲一切。”

姚绍豪写道:“奥运在我心中,保奥运停高炉乃和谐奥运,贡献自身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