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延庆赛区见证国家雪车雪橇队训练
2021年春节,我来到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访,因为2月16日要举办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冬季体育赛事,这个春节,运动员和建设者都没有休息。雪车雪橇比赛被誉为冬季项目的“F1”。作为冬奥会的速度担当,在所有冬奥项目中,四人雪车是速度最快的,最高时速可以接近140公里。我看到赛道光洁,制冰顺利,运动员在出发大厅跑步,雪车雪橇在赛道飞驰。嗡嗡的声音震耳欲聋,抬眼望去,记分牌上标出运动员的名字:Liyuxi,这是一个女运动员,中文名字叫作黎禹汐。
她的成绩是69秒,短短的赛道,69秒完成,钢架雪车时速可想而知。钢架雪车比赛结束后,雪车雪橇竞赛主任张旭东等人正在与教练、运动员一起总结经验。“相约北京”测试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他们必须紧锣密鼓地训练。
第二轮是雪车的训练,我来到出发区,认真地观察运动员出发。他们戴着头盔,穿着黑色的比赛服,脚蹬钉靴在冰上推着雪车奔跑,然后快速跃进雪车,借助惯性雪车飞驰而下。选手出发的环节是比赛唯一的发力机会,一旦进入赛道,一切都将由重力来控制。运动员热身时在跑步,就是为了锻炼在冰面短跑加速,他们必须在6秒钟内将雪车向前推进50米。
雪车出发后,舵手是关键,路线不能有丝毫偏差。有时在侧墙上滑行,相当于运动员是平行地面在墙上飞行,必须把握好呼吸节奏,以免胸腔受到重力压迫。
雪车比赛包括4个小项,分别为男子四人赛、男子双人赛、女子单人赛、女子双人赛。比赛共进行4次,以4次比赛的累计时间计算成绩,时间短者名列前茅。
作者在延庆雪车雪橇赛道里采访
雪车运动员分为舵手、推手和刹车手,舵手是全队战术制定者,在车内掌舵,选择理想的滑行路线;推手在比赛中左右移动身体控制雪车;刹车手在雪车冲刺到达终点线后,使用刹车装置停止雪车运行。雪车雪橇赛道比赛场地相同,延庆的主赛道有16个弯道,起点至终点的落差为150米。雪车雪橇赛场不是都在平行冰面滑行,在弯道处需要在滑道的侧墙上滑行,滑道的平均坡度为9度~11度,弯道被设计成希腊字母Ω的形状,还有亚洲独一无二的具备360度回旋弯的较长赛道。速度极快,弯道上雪车雪橇呈180度角在滑行,对运动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雪车的滑行速度受重量、空气阻力和摩擦的影响,运动员体重和雪车重量越重,雪车跑得越快。
在结束区,我清楚地看到冰面呈上坡状,这是为了便于刹车。雪车和钢架雪车有刹车装置,而雪橇没有刹车装置,冰面设计成上坡状,加上运动员的操控,才能使得雪车雪橇停止运行。
随着嗡嗡的声响,雪车雪橇运动员风驰电掣急速冲刺,稳稳地停在了结束区。男运动员速度快些,有的男运动员61秒就到达了结束区。中国雪车国家队刚刚成立6年。韩国平昌冬奥会,中国雪车队才在赛场上首秀,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看到流线型的雪车上印着五星红旗,自豪感油然而生。比赛结束,运动员将雪车刀片保护支架卸掉放进车里,再抬着沉重的雪车放到支架上,汽车将雪车从结束区运输到出发区,开始下一轮的比赛。
雪车雪橇场馆有办公室、出发区、结束区、运动员休息室、热身区、塔台、播音室,室温是22度~26度,这样的温度冰会融化,需要制冷系统24小时运转。国家队的训练时间从早晨8点到晚上10点,100多位宝冶人春节不休息在山上坚守,进行赛道的照明、巡检的维护、冰面的制冷……
雪车的传统强队在欧洲和北美洲,其中德国队男子四人雪车项目成绩非常突出。德国战车曾经包揽1994年至2006年4届冬奥会冠军,这和他们的训练有关,也和德国具有世界最多一流的雪车雪橇赛道有关。
作者于2021年春节采访雪车雪橇国家队训练
如果说雪车是弯道驰骋,钢架雪车就是贴地飞行,对运动员的臂力和控制力有极高的要求。虽然中国钢架雪车队2015年10月才成立,但是一个月后就到加拿大的卡尔加里和德国国王湖训练。
2016年1月15日和16日,年轻的中国钢架雪车队就参加了钢架雪车国际比赛——欧洲杯第5站、第6站。2016年1月23日,刚刚训练了两个多月的中国男子运动员耿文强就获得铜牌。在平昌冬奥会上,耿文强又勇敢出征,获得第13名的好成绩。
2021年2月21日,雪车雪橇测试赛首场比赛在延庆赛区举办,雪车雪橇竞赛主任张旭东说:“这次测试赛是冬奥会的一次练兵,发现问题想出办法解决。”
雪车雪橇竞赛组织专家诺蒙兹·科坦斯说,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他去过和工作过的最出色的场馆。“每一处设计都非常替运动员考虑,我相信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会喜欢它。”
人应该富有激情,体育就是竞技和激情的融合,我喜欢体育人,因为他们纯洁、向上,张扬着青春的活力,洋溢着生命的激情。雪车雪橇就是速度与激情的比赛,一个运动员对我说:“我们这些队员来自五湖四海,有东北的、山东的、广东的、新疆的,这儿的冰滑得特别舒服,是我们滑过的最好的赛道。”
在王忠林的带领下,雪橇项目实现了北京冬奥会4个小项全项目参赛,这也是我国运动员首次参加冬奥会雪橇项目比赛。
2015年,中国成功申办冬奥会后开始组建钢架雪车队,力求全项目参赛。闫文港是跳远运动员,跳远运动员有良好的协调性和爆发力,2016年底,19岁的闫文港以出色的爆发力和身体素质被选入中国钢架雪车队。刚开始训练时,闫文港不得要领,而且很害怕,他连过山车都没有坐过,更别提钢架雪车了。当时,中国没有雪车雪橇赛道,中国运动员要到国外训练,第一次到加拿大的卡尔加里训练,他很害怕,被教练从半山腰推下来滑行,速度是每小时四五十公里,开始非常紧张,但是到了终点,他突然发现这项运动很刺激,也很痛快,自己已经爱上了钢架雪车这项运动。
雪车雪橇运动不是中国队的强项,但是熟悉场地非常重要,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是按照德国国王湖雪车雪橇赛道的图纸建造的,雪车、钢架雪车、雪橇队运动员每天见缝插针在这里训练,每名运动员日均滑行量达6~9次,而在国外赛道滑行日均滑行量仅3次左右。“冲刺”阶段,大部分队伍全年有效训练时间达300天以上,运动员基本功、体能及心理承受极限得到了普遍提升,强化了实战比赛的节奏把控能力。
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还在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利用离心机模拟雪车、雪橇项目过弯时的过载环境,帮助车橇项目运动员提升抗过载能力。滑行时有的运动员身上撞破,缝了几十针仍然不下火线。身体受伤、皮下组织淤青是家常便饭。开始因为不熟悉,闫文港的身上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到处肿痛,睡觉都疼醒,但是他咬牙坚持。夏天赛道没有冰,闫文港等运动员就在旁边的冰屋坚持训练,所有的节假日、双休日都在坚守。
要想站在高台阶,就要敢于与高手对决。2018年,闫文港参加欧洲杯德国国王湖站钢架雪车比赛,以1分42秒85的成绩夺冠。他着了魔似的爱上了钢架雪车,那个赛季的两个月内,他在全球4个赛道上训练和比赛,滑行了93次,其中在国王湖赛道就滑行了25次。
世界杯系列赛,他也与欧洲高手叫板,在与国际选手的竞赛中保持了竞争力,夺得了奥地利因斯布鲁克钢架雪车世界杯第8名、拉脱维亚系古达站第14名、德国温特贝格站第12名。虽然没有进前三,但他的对手都是世界高手。2021年,由于疫情,中国钢架雪车队没有参加国际比赛,但是闫文港始终坚持高强度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中国选手闫文港以每小时129.71公里的速度获得铜牌,创造了历史。
2022年10月26日下午,我现场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和北京市体育局共建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再次见到了闫文港。他身穿一件白色的运动服,显得很精神。他在我的笔记本上留言:“期待每一天。”
他每一天都在拼搏、认真训练,我期待着在米兰冬奥会上再次看到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