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山为奥运之父顾拜旦塑像
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顾拜旦对体育、教育与文化相结合理念的持守,使得奥林匹克运动不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而升华为具有多种教育和文化价值的社会运动。顾拜旦创立奥林匹克运动真正的目的就是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教育青年,促进青年身心和谐发展,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2017年,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邀请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国际雕塑家吴为山为顾拜旦塑像。顾拜旦是“现代奥运之父”,吴为山欣然接受,呕心沥血,完成了佳作,这尊铜像现在矗立在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我很喜欢他雕塑的铜像《微笑的顾拜旦》,顾拜旦目光炯炯有神,梳着分头,蓄着胡子,胡子上翘,抿着嘴唇,身穿正装,系着领带,和蔼可亲,表情生动。
作者与吴为山合影
吴为山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接到巴赫主席的邀请后,他根据顾拜旦的照片反复构思,决定把功夫放在微笑上。他说:“我选择了顾拜旦先生的微笑,因为这种微笑表达了对胜利的希望、对于一切困难的藐视,当然也充满必胜的信心。对于我们来讲,人类每一次的进步,中华民族都是参与者,也是人类文明的推动者,所以顾拜旦的微笑,也是中国的微笑。”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观赏了吴为山创作的顾拜旦雕像后,对他的雕塑艺术给予高度赞扬。他说:“我最喜欢这尊雕塑的笑容,他的笑容既充满活力,又透出一种坚毅。以一种独特的手法塑造了顾拜旦先生的形象。”
世界上的雕塑家千千万,国际奥委会为什么会选中吴为山的作品?顾拜旦的胡须微微上翘,眼神中带着温暖。雕塑家为什么赋予这尊雕塑一个微笑的表情?他是通过怎样的艺术处理让顾拜旦雕像微笑起来的?吴为山先生的心路历程蕴含着独立的艺术思想,顾拜旦在他的眼前活了起来,他在吴为山的眼中是鲜活而立体的。
吴为山的作品有思想、有灵魂、有情感、有温度、有魂魄,需要细细品味,每一尊雕塑都有一段历史。他机敏、聪慧、博学,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将传承中国精神、守护文化灵魂、积极参与国际雕塑艺术的对话交流纳入自己的创作中。他的雕塑是用丹心铸造的灵魂,深深地叩击着人们的心灵。
吴为山先生有澎湃的诗情、激昂的诗心。他的雕塑作品给人以诗的联想。雕塑是个智慧活儿加力气活儿,他在雕塑作品时全身心地投入,衬衣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他全神贯注如入无人之境,唯有痴迷才出精品,唯有专注才有建树。
2014年,吴为山受邀为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创作的大型奥运主题雕塑,跨度36米,矗立在南京国际机场高速路主干道。青奥会期间,《跨越——火炬手》向世界传达出积极、热情、奋进、拼搏的运动精神,成为青奥精神的重要象征,也成为奥运文化的永久财富。
为了丰富奥林匹克博物馆的收藏序列,同时反映中国时代进程的步伐和中国当代奥运文化的发展水平,国际奥委会希望在奥运博物馆展出中国杰出艺术家的作品。2017年7月,巴赫主席在访华期间,专门会见了吴为山,诚邀他再次创作《跨越——火炬手》,此作品后永久落户奥林匹克博物馆。他还到中国美术馆,将带有奥运五环标志和国际奥委会主席授权签名的金牌赠给吴为山。
我曾经多次观看吴为山先生的雕塑作品,第一次是到中国雕塑院他的工作室,我们在一起座谈后,我仔细地观看起来。他赠送给我他的书籍和雕塑画册。他工作室的墙上挂着巨幅书法作品,我发现他不仅雕塑作品出类拔萃,而且书法作品也很出色。
第二次是2019年5月26日上午,应吴为山先生之邀到国家博物馆观展。那天由于我在天安门广场有重要活动,比约定时间晚来了一会儿,冒着倾盆大雨赶到国家博物馆时,大家已经参观了一半,我站在吴为山先生身后,默默地倾听着他的讲解。
第三次是在开展4天之后,考虑到他的雕塑展马上要撤展,我再次来到国家博物馆,从一楼大厅到二楼,把170尊雕塑逐个看完,才敢提起手中的笔。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向吴为山颁发国际奥委会主席奖(吴为山提供)
2020年1月21日上午,应巴赫主席邀请,吴为山一行到访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亲切会面。吴为山诚邀巴赫担任中国美术馆国际顾问,并向他赠送了雕塑作品《问道——孔子问道老子》,该作品体现了中国人向世界问道、向世界学习的价值观。
吴为山先生告诉我:“中国美术馆收藏的13万件美术作品中,有很多体育的佳作。我们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展出这些作品,组织全国优秀的美术家创作奥运题材的作品,展现的是体育精神。这不仅是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也是让多元文明的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艺术和中国精神。”
为了表彰吴为山长期以来对奥林匹克文化做出的贡献,巴赫主席向吴为山颁发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奖。
吴为山先生对北京冬奥会充满感情,他亲自为我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冬奥》写推荐语:
孙晶岩是一个用心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作家,富有家国情怀,笔端常带感情。《中国冬奥》遨无极之野,入无穷之门,进入心灵,走向审美,晶莹溢彩,岩上花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