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一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宁夏是唯一全域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历史上造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独特地域历史文化内涵,蕴含着早期人类在宁夏的活动和农业萌芽,滋生了引黄古灌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孕育了富饶美丽的“塞上江南”,留下了以岩画、长城遗迹等为典型代表的优秀地域文化遗产,呈现出文化多样性和兼容性的特点。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领导宁夏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程中,宁夏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伟大号召,凭借黄河文化禀赋,一代接着一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形成了“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时代价值。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全面落实中央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决定》《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定位,建设河段堤防安全标准区、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经济转型发展创新区、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示范、创造经验、打造样板。

宁夏文旅人抢抓机遇,先行先试,瞄准“高质量”,力争新作为,统筹推进,提升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系化建设,加紧编制《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施规划》,精选编纂《黄河风辞》,结集出版《黄河文化研究》,加强沿黄文物和文化遗存保护,开展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成为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员,把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特别是沿黄文化和旅游业发展作为推动宁夏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抓手,努力探索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宁夏经验。

民间故事属于民间文化的范畴,伴随着历史进程,经过不同时代的继承,民间故事往往打上各个时代的印记,积淀深厚,具有特殊的文化历史价值。在沿黄九省区,民间故事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丛书·黄河民间故事》主要围绕黄河流域宁夏段民间创作并广为流传的具有黄河流域宁夏段艺术特色和价值的民间文学作品。由于黄河流域宁夏段独特的地理位置,宁夏的民间故事主要吸收和扩展了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生态观,具有包容性、融合性,黄河流域宁夏段全部文明成果的内容和元素,有各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生产和创造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精神诉求、思维模式、语言表达、文学艺术成果以及行为方式等精神层面的内容;有生产对象、生产技术和工具、饮食、服饰、建筑、制作等物质层面的内容;有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有时代特征的地域文化,如移民、边塞、军事、战争以及开渠治河等内容;还有依黄河而生存的各个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内容。

讲好黄河民间故事,挖掘黄河文化价值。每篇民间故事都表现出黄河民间文化一页页的发展史。宁夏民间故事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反映了历史风貌,反映着人民对生活和社会的思想情感,也反映着人民的理想愿景,展现了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生活风貌、思想情感,讲述和传承着不屈的黄河精神,准确阐释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从一个侧面展现黄河流域宁夏段文化发展脉络、历史遗产遗存、文化特征特色,深入挖掘黄河民间故事蕴含的价值,对丰富黄河文化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讲好黄河民间故事,保护黄河文化遗产。黄河在宁夏境内铺展出渠网纵横、百谷百蔬的动人景象,有多少传奇就流传着多少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黄河流域宁夏段民间故事中有黄河文明起源的故事,有展现黄河精神的故事,有黄河泛滥与治理的故事,有描述风俗物产的故事,有描述风景古迹的故事,等等,涉及境内的名村名镇、传统村落、历史建筑、工业遗址、水利工程遗产、农业文化遗产、引黄古灌渠、黄河渡口、人文景观等,这为阐释黄河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提供了支撑。

讲好黄河民间故事,发展黄河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民间故事是民众从生活体验出发,将对于生活的经验、人生的知识和美好的愿望注入故事的创作之中,因其独特的区域地理环境、多元的历史文化的创作背景,黄河流域宁夏段孕育的民间故事表现出包容性和地域性并存、题材多样性的基本特征。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深刻认识文化和旅游机构重组的重大意义,也需要深刻认识文旅整合的重大意义,文化的注入,是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作为全国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宁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着力推动文化旅游发展转型升级,发挥好文化和旅游“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掘黄河文化和旅游资源,依托宁夏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脱贫攻坚战略成果、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紧跟消费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的新趋势,精准定位消费群体,创新推出沙漠游、星空游、长城游、乡村游、红色游、研学游、康养游等旅游系列产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形成文化旅游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此新的战略背景下,民间故事作为人人喜爱的内容和形式,将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成为着力打造黄河生态景观带、黄河文化旅游特色精品带、黄河旅游交通带、黄河城乡致富带和黄河流域交流带的重要资源,在新的时代彰显新的生命力,大放异彩。

《黄河文化丛书·黄河民间故事》由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组织专家、学者搜集,整理编纂,内容包括神话、传说、轶事、古迹、风景、风物、风土、风俗和风情,该丛书每册20万字。在此,感谢参与本书策划、撰稿、出版的各位专家学者,感谢大家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蔡 菊

2021年9月

*作者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文物局局长兼任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