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朔湖的传说
镇朔湖虽小,但它有来历、有故事。相传过去这里没有湖,是黄河逐步东移后留下的河滩洼地,土地肥沃,常住着几十户人家,靠种地和放牧为生。
有一年秋天,豆子快熟了,豆粒又胖又大,人们很高兴觉得今年有个好收成,不愁没粮食吃啦。一天傍晚,有一户人家的孙子去豆地里看豆子,抬头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赶着一群绵羊在豆地里放羊,羊正在吃豆秧子呢。小孙子跑过去问:“老爷爷,您怎么放羊放到我家豆地里啦?”老头说:“你这豆子收不成啦,十天以内,这里就要塌陷啦,很快会变成一片湖了,豆子还能收?!不如喂了我的羊。”见小孙子不相信,他又说:“你们这里的人可都是好人啊,赶快朝别的方向逃走吧,可不能在这里久留啦。”说罢,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羊群也无影无踪了。
小孙子赶快跑回家,把刚才的事告诉了爷爷。爷爷听了,说这是神仙点化,就连夜收拾行李衣物。一边准备带领家人朝别处逃走,一边告诉乡亲们跟他们一块逃。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几天,这里的人都逃光了。就在第九天的半夜里,只听一阵山崩地裂的响声,随后这里就陷下去了。之后这里出现了湖泊和沼泽地,从此人们就把这片湖叫做“神来湖”。
传说东海住着的白蛟龙和山里住着的黑风怪,它们都听说这里地陷后成为一个湖泊,白蛟龙想占为自己的“龙潭”;黑风怪想占为自己的“巢穴”。之后,还是被白蛟龙抢了先。白蛟龙住在湖里时,这湖还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着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的土地和沼泽地。很快,逃走的人们纷纷又回来了,都在湖岸开垦土地种着庄稼,用湖水来灌溉,麦穗儿长得圆溜溜的像一串一串的珍珠。农闲了,大家还能在湖上洗洗衣物,戏水玩耍。人们和睦相处,过着安乐的日子。天上好久不下雨了,湖水慢慢地浅下去,但有白蛟龙在湖里,它嘴里吐出一口口大水,湖水很快又涨满了。
有一年春天,突然天气黑压压、乌沉沉,眼看着黑风卷着沙石向湖面冲来。这是山里的黑风怪来抢占“神来湖”了。住在湖里的白蛟龙从湖水里冲出来和黑风怪打起来了。黑风怪用沙石打,白蛟龙用湖水喷,双方打了好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就这样,一连打了几天,双方都打累了,第五天才停手。白蛟龙回到湖里一看,湖水已被它喷得见底了,转身升空去找水了。周围的百姓更是深受黑风怪的祸害,到处落满了泥沙,有锅底那么厚。特别是庄稼被泥沙糊得不透气,叶子都日渐卷缩,再加上湖水也没了,无法浇地,四周的田地硬得像石头,裂缝有一寸宽,嫩绿的秧苗都很快就枯黄了。老百姓干渴得口干舌燥,浑身没劲。他们天天盼望白蛟龙回来。
一天早晨,正当大家站在湖边盼望白蛟龙的时候,突然白蛟龙又飞回来了,它停在湖中,摇摇头,摆摆尾,大口吐水,霎时间湖水又涨满起来。老百姓喜欢得流出了泪水,正在感激白蛟龙,白蛟龙抬起头,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向人们摇了摇头,又隐没在湖中了。
第二年,黑沙怪又来了,它不住地往湖水里填黄沙,扬言要把“神来湖”给填平,不让白蛟龙有安身之地,白蛟龙不停地用尾巴往外扫黄沙。就这样,黑风怪一个劲地往来吹沙子,白蛟龙一个劲地往外清,一直持续了一个月。神来湖算是保住了,没被黑风怪填满,可湖后面的湿地却被黄沙堆成“沙山”了,成为现在沙湖的“沙山”保留至今。
再说黑风怪往“神来湖”里填沙子的事,被白蛟龙上告到天庭,天庭派一天将来收拾这些小妖小怪。天将从天上往下一看说道:“此湖较小,有白蛟龙在此,足以镇住各方妖孽,我将湖的名称改一下,今后所有妖怪们就会有所收敛的。”收服了黑风怪将“神来湖”改为“镇朔湖”。自打有了“镇朔湖”的名头后,这里就平安了,没有了大的灾难,人们的生活富裕,日子过得平平安安。
整理:撖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