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老人”与“牵红线”的由来
2025年08月10日
“月下老人”与“牵红线”的由来
从前,有一个叫王固的小伙子,刚结婚三天,不幸一场战争失散了妻子,他千里迢迢到处寻找。有一天,他实在走得筋疲力尽了,住在一家客店里。这天正好是中秋节,夜晚,一轮明月照得天地一片雪亮。王固找不到妻子,心里十分烦闷,信步走在店外,乘着月光,来到大槐树下。只见一位白发老人在月光下一边看书,一边念叨着什么,老人身旁还放着一条布袋子,里面装着不少小红线。王固感到很稀奇,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这些小红线是做啥用的?”老人抬起头望了望王固,笑道:“小伙子,这些红线是系新婚夫妻手脚用的,别看它细,神通可大着哩,就是男女相隔千山万水,天涯海角,只要一系上这小红线就会结为百年恩爱夫妻。”王固听后,如实地向老人倾吐了自己的苦情,白发老人从袋子里头抽出一条小红线放在王固的手心说:“明日三更时,顺着这红线指向,走上三天三夜,就能找到你的妻子。”王固一听,心里喜得不得了,连忙跪下给老人磕头,抬头正想问老人的尊姓大名,老人不见了。他又一瞧大槐树下放布袋的地方腾起了一道红光冲天而去。
第二天三更时候,王固按照老人指点的方向,顺着小红线射出的红光接连走了三天三夜,真格在榆树沟找到了自己的妻子,夫妻俩得以团圆。打这以后,每逢中秋佳节的夜晚,王固夫妻二人都要到大槐树下拜月,以感谢白发老人的恩情。
因为不晓得老人的名字,人们便叫他“月下老人”。这个称呼一直流传至今,因而人们都把给年轻男女联姻的人既叫“月下老人”,又叫“牵红线”的,并且形成了“千里姻缘一线牵”这句俗语。
讲述:丁舍巴
采录:丁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