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屯的由来
民间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噶尔丹叛乱时,途经宁夏府曾经微服私访了平罗古城,留下了《铁打的平罗城》《康熙饮马湖》《御弟王麻子》《天子桥的来历》等很多传说。
今天讲的这段传说发生在平罗城北的宝马屯(今惠农区红果子镇宝马村)。这一年,正是开春的时节。一天,康熙皇帝为了考察民情,扮成商人,头戴瓜盖帽,身穿青布袍,脚蹬一双黑布鞋,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带着两位骑马的随从,离开了宁夏府城,向着北面的平罗私访而来。太阳偏西的时辰,康熙和随从赶到了田州古塔旁的尧甫堡(今平罗县姚伏镇),人困马乏,歇息了一晚。第二天晌午,三人来到了平罗城西北约四十里地的一个堡屯。抬头望去,堡屯外不远处的农田里,一个身材瘦小、约十岁的男娃娃吃力地拉着木耧,后面一位三十岁上下的村妇扶着木耧,再后面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往地里撒种子。康熙和随从骑马来到了他们跟前,下马打招呼说:“老人家好,我们路过这里口渴了,想讨碗水喝。”老奶奶微笑着说:“行呢,过来喝吧!”说罢提起瓦罐倒了三碗水,分别递给了他们。康熙喝完水问道:“请问老人家,这田地里的农活本该是男人家的营生,咋老人和小孩也上来了。”老奶奶叹息了一声说:“没法子呀!我早年守寡,屯里人都称呼我王寡妇,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大,给儿子娶了媳妇,有了孙子。这儿子去年在哨马营当兵战死沙场,媳妇也成了寡妇,就靠种这些薄地为生了,一家子孤儿寡母命真苦哇。”说罢老奶奶抹起了眼泪。康熙听罢眼含热泪说:“对不住老人家了,让你一家子受苦了,我这匹枣红马可日行千里,力大无穷,就送给你们当耕畜使唤。这几两碎银子,买些喂马的草料吧。”王奶奶一边摇头一边回答:“使不得呀,马给了我们,你咋赶路呢?”康熙回头对随从说:“速去哨马营调一匹好马来赶路。”不到一个时辰,随从带来了哨马营的参将,还另牵了一匹白马赶来。见到康熙后,参将下马跪地磕头不止,连呼万岁。王奶奶一家人看到这种情况连忙跪地磕头谢恩。康熙扶起王奶奶,把枣红马的缰绳和碎银交给了她,转身骑上白马带上随从向石嘴子方向奔驰而去。
从此,王奶奶一家人细心照料枣红马,农忙的时候,他们还拉上枣红马给堡屯的其他邻居耕田种地,四乡八堡的百姓们都传开了,称呼这个堡屯为“宝马屯”,“宝马屯”的地名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讲述:高自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