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平罗城

铁打的平罗城

“铁打的平罗城”的传说,在宁夏流传很广。平罗县本来是用黄土夯实,青砖砌面的一座古城,为啥又说成是“铁打”的呢?这得从头说起。

有一年,清朝康熙皇帝出京到宁夏来暗访,他身穿普通百姓衣服,骑着一头毛驴,一路上谁也不认识他。他走到后套,过了黄河,听人说宁夏府城北面有个“铁打的平罗城”,城里有不少名胜古迹。康熙皇帝暗想:边远地带竟有这样的城池?我这次到宁夏一定亲眼看看。一天,康熙皇帝过了石嘴子(今石嘴山),边走边打听,来到平罗城北门时,天色已黑沉沉的了。他赶了一天路程,又饿又渴,浑身乏困,心想进城找一家旅店歇缓一夜,明天好好逛上一番。可是转了四个周,没想到南、北、东、西的四道城门早已关得严严实实,不见来往行人。康熙皇帝想试探一下,便又来到北门,他一边砰砰地敲着城门,一边喊道:“开门来,开门来,我要进城!”守卫城门的卫士一听敲门人是外乡口音,连忙问道:“你是哪里来的,到这里来干啥?”康熙皇帝回答说:“我是从远路来,到城里走亲访友的!”卫士说:“天黑了,不能开城门,你到城外别的亲戚家里住一夜,等明天早上日头出来,开了城门你再进来!”康熙皇帝接着恳求说:“我是外地人,在这里除了城里的亲友,再没有三亲六故,你就照顾照顾外来的客人吧!”卫士听了有点同情,觉得这人再三央求,实在为难,正准备开个门缝把他悄悄放进来,又细一思谋自言自语道:“不能,不能呀!朝廷多次旨谕各地文武官员,黎民百姓都要居安思危,切勿高枕无忧,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大小城池要严加防守,夜晚不可开城门,擅自放人出入,以免祸患,违者受罚。”卫士想到这里,只好又给城门外边的客人解释说:“这位客人,实在对不起,不是我不通情达理,这是朝廷的规矩,谁也不敢违犯!”康熙皇帝想试试这个城门究竟管得严到何等地步,就编了几句话,吓唬卫士说:“我是府上派来的差役,到县衙里送公文,误了公事你可担当得了吗?”卫士一听这个人的话前言不搭后语,先头说是来走亲访友的,现在又说是府上来的差役,可能不是好人,他就理直气壮地说:“嘿,莫说你是府上来的,就是康熙皇帝来了我也不开城门,这是朝廷立下来的章程,谁也不能随意更改!”康熙皇帝听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内心喜悦,他暗暗点头,嘴里念叨着:“嗯,我的约法三章能在这个边远地带的小城池生了效力,今后一切事情都就好办了。”他再没有吱声便转身走了。他来到城北一个姓龚的家里住下,这家的主人是有名的“老善人”,讲究行善积德,凡是到他家里来的人,不管是贫是富,是官是民,他都热情接待,还要向你讲经说法,谈论一番。老善人给客人吃喝完毕,就坐在炕头上扯起磨来。老善人问:“你为啥不在城里住店?住在我这寒舍里多不方便。”康熙皇帝把自己叫城门的经过对老人讲说了一遍。老善人知书达理,很有学问,他说:“嗨,好客人呢,是你不知,平罗城打从明朝万历二十年,宁夏的参将萧如薰和他的夫人一起率领将士、百姓打败哱拜叛贼以后,百姓们就编了一首小曲叫《铁打的平罗城》,在宁夏川里到处唱开了。康熙皇帝忙说:“老人家,唱给我听听好吗?”老善人便唱道:

铁打的将军铁打的兵,

铁打的百姓铁打的城,

叛贼强打硬攻碰了壁,

水泼不透来针扎不进。

康熙皇帝听罢,笑眯眯地说:“老人家的记性真了不起呀,故事讲得有趣,曲子唱得有味,我本来走得累,你这一讲一唱倒精神起来了!”老善人笑了,很谦虚地说:“不是我的记性好,是城里南牌楼上那幅大匾刻着‘抗逆孤忠’四个大字铭刻在百姓的心坎里,时刻都忘不掉呀!这个牌楼就是那时的朝廷给守城有功的萧将军立下的。”康熙皇帝问道:“如今的城守得怎样呢?”老善人说:“那还用问嘛!如今守得更严了,城门一关,别说一个人进不去,连只猫也钻不进去,要是不严,你今晚怎么会把脚板踏进我这寒舍的门槛呢?”康熙皇帝连连点头说:“噢!真不愧是铁打的平罗城呀!”康熙皇帝第二天进了城,逛了南牌楼和其他名胜古迹,一一留了笔录,后来回到北京城里,召来满朝文武大臣,细细讲述了自己暗访平罗城的经过,下旨各官员和州、县衙门都要按照平罗的样子去做。“铁打的平罗城”的传说就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注释:

①扯磨:聊天。

讲述:王 清

采录:来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