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的传说

沙湖的传说

平罗县境内的前进农场,有一个天然大湖泊名叫沙湖。沙湖过去俗称“灵湖”,意为灵验,能善解人意的湖泊。湖的南岸是连成片的大沙丘,湖中芦苇像树林一样稠密,景色十分优美。沙湖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当地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在宋朝的时候,有一年,外族部落侵犯西夏,西夏连忙向宋朝求救兵,宋朝立刻发兵救急,军队马不停蹄、人不离鞍地赶往边关。当时,宋朝的兵马大元帅,正是杨六郎的儿媳妇——巾帼英雄穆桂英。她带领八万雄兵,浩浩荡荡地开到了西大滩这片荒无人烟的沙漠里。由于贺兰山坡上的烽火墩冒起了浓烟,穆桂英只好命令兵马安营扎寨,准备迎敌。人马刚刚扎稳,手下的军校就来报告:“这里前后几十里滴水不见。”正是三伏天,兵马渴得实在受不了,穆桂英刚想吩咐掘井找水,一个军校又急匆匆地前来报告:“敌兵冲过来了。”没有水喝,将士都渴得头昏眼花,人困马乏。敌兵越来越近了,这时,穆桂英的战马前蹄不停地刨着一丛红柳树,怎么打也不肯离开,穆桂英十分着急,但又没有办法,只好命军校拔掉红柳树,几名军校拼命拔红柳树,轰的一声,一股牛腰粗的清水冲上了半空中,大水很快向周围漫开了,一袋烟的工夫,一个清如明镜似的大湖出现了。官兵们欢天喜地,士气高涨。敌兵元帅一看这个阵势,心里发虚,当兵的更是魂儿也飞了。这时,只听穆桂英大声喝令:“此乃天助我大宋官兵,杀败敌兵,痛饮湖水。”顿时杀声惊天动地,敌兵死的死,逃的逃,半死不活的跪在地上直告饶,宋兵一战大获全胜。穆桂英带兵回朝时,下起了大雨,湖水还却依旧那么清,那么平静。

多少年过去了,灵湖越来越大,湖中长出了浓密的芦苇,迎来了无数的珍禽。后来,人们依据湖泊南靠沙丘的特点,改称灵湖为沙湖。至今,这里还留有当年穆桂英点兵打仗的大校场、小校场和点将台遗址,不过只剩下几个地名啦。

讲述:马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