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拉缰

白马拉缰

传说,古时候的唐徕渠区域不像现在这个样子。那时这里人烟稀少,到处都是白碱滩。洪水不知毁坏了多少良田,劫掠多少百姓。哪知,山高挡不住滚滚的黄沙,渠深填不下厚厚的淤泥。人们总是:春天开挖秋天平,秋天开挖冬天平。从小到老,腰也累弯了,筋也苦断了,望着滚滚的黄沙老百姓们不住地流泪。尽管这样,大家并没有灰心,仍旧一个劲儿地辛勤劳作,为求得一条灌溉水路,向祭祀龙王祈祷。可是,并未得到点滴恩赐,人们忧愁寂寞,悲哀地唱着:

黄河水呀长又宽,

眼望一片白碱滩。

河水哗哗门前过,

双眼望穿泪流干。

黄河水呀长又宽,

旱涝收成由老天。

五谷枯死民受害,

求祈老天头磕烂。

年复一年,不知又过了多少个岁月,人们世代辛勤垦荒,挖渠不止。一日,黄河两岸云雾翻滚,只见山水盈盈,一道白光从天而降,顷刻,大雪纷飞,铺天盖地。突然,黄河峡口,一匹毛色雪白的骏马,破浪翻波跳出水面。那马竖鬃嚼辔,嘶声吓人,见那马头戴一条长长的铁缰,慢慢悠悠、曲曲弯弯地向北而来。在雪地的映照下,远远看去雪马难分。马过之后,雪地留下一条弯弯曲曲的深长渠道,河水顺着渠道猛力冲刷,浪头直追马蹄。那马被水追逼,四蹄狂奔数百里后已是气喘吁吁,汗水淋淋,当下停蹄歇息。后来,人们在此修建了一座大桥,取名叫“站马桥”(在今贺兰县境内)。不到片刻,河水追波逐浪,渠道越冲越深,越刷越宽。那马抖擞精神,拖缰继续前进。沉重的铁缰越拖越长,越坠越深,直至平虏境内,那马精疲力竭,扑倒在地,使尽最后一点余力,翻身打了个滚。一阵轻风吹来,彩霞缭绕,转眼间,那马化作一股青烟,飘飘绕绕,直向云霄而去。后人为了纪念那马的恩赐,每当开水时节,以猪头、羊头献牲,以求龙王爷赐给人们吉祥。当时人们把这条渠叫“光禄渠”,后因唐代重建修整,才取名叫“唐徕渠”。

讲  述:荀 瑞

采录整理:杜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