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的传说(二)

贺兰山的传说(二)

很早以前,宁夏西边根本没有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平川。这里的人们靠黄河水浇灌庄稼,过着安稳的日子。

不知啥时候,黄河里来了一条蛟龙。蛟龙把清凉的河水搅浑了,它张开大口不住地往两岸吐浑水,庄稼、房屋、牲畜全被淹没了,害得百姓无家可归,叫苦连天。

黄河岸边柳树洼有一位名叫贺兰的少年,他家的房屋和六十多岁的瘫痪爹、双目失明的妈都被洪水卷走了,贺兰抱着一棵大树漂呀漂,整整漂了七天七夜。他不知何时漂到了什么地方,被一位白发老人救上岸后不省人事。老人拿出一个小瓶,倒出一粒金丹塞进贺兰的嘴里,只听他咽喉咯喽一声,不一会儿他睁开了双眼,一骨碌翻起身来跪在老人面前诉说起前后遇难的苦情,老人捋着胡须静静地听完贺兰的叙述,笑嘻嘻地问:“孩子,你是救乡亲们,还是自己去谋生?”

贺兰毫不迟疑地说:“还是救乡亲们要紧。”老人接着说,“救乡亲们可有危险啊!”

贺兰毫不含糊地说:“只要能搭救乡亲,舍了我的命也心甘情愿。”

老人说:“你家乡的黄河里藏着一条大蛟龙,每天大口大口地吐出泥浑水,淹没庄稼,卷走房屋,害得人们无法生存,只有除掉这条蛟龙才能安生。”

贺兰气愤地说:“我马上回去,不除掉这条恶龙决不罢休。”老人微微一笑,说:“孩子,想得太容易了,你可知道这条蛟龙的来历吗?它是天宫里的一位守门大将,因犯了天条,被压在天牢里,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打开了天牢大门,这条蛟龙乘机逃出来显了原形,藏在黄河里。恶龙恶性不改,兴风作浪,它的尾巴能卷倒万棵大树,嘴张开有三间房子大,能喝干黄河里的水,喷出千层巨浪,爪子像钢钩到处抓扑人和牲畜,你能降住它吗?”贺兰思谋了一会儿,说:“尘世上都是一物降一物,我一定找到杀蛟龙的法子。”老人又追问:“孩子,你有啥法子?”贺兰忙答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壅呗。”老人放声大笑,他的笑声传到天边。老人从内衣的荷包子里拿出一个小瓶子,说:“好孩子,这个如意瓶子里头装着红、黄、蓝、白、黑五色土,你拿回去跟蛟龙较量去吧。”贺兰双手恭恭敬敬地接过如意瓶,给老人边磕头边说:“谢谢老人家的指教。”他抬头一看,老人无影无踪了。他忙跪下朝西天磕头。

贺兰回到家乡,站在黄河岸边望着翻滚的洪水,他抓出一把五色土撒在河里,一眨眼,洪水退了,出现了一片滩地,不一会儿这片滩地又被水淹没了。贺兰不停地撒,地面不断地升高,十遍,百遍,千遍,万遍地撒五色土,越撒土地面越高,洪水再淹不上了。

贺兰站在高处又把五色土不住地朝河里撒,五色土压在蛟龙身上。蛟龙发怒了,使出全身的本领,又是翻滚,又是怒吼,钢钩式的爪子向贺兰扑来,贺兰一点也不胆怯,他不分昼夜站在高处不停地撒着五色土,渴了喝河水,饿了吃如意瓶里的五色土。蛟龙愈凶猛,洪水愈涨得快,贺兰只能不停地撒土,一共撒了七七四十九天,把蛟龙尾部压在牛首(头)山再也不动弹了,蛟龙就变成了煤炭。贺兰吃了如意瓶里的五色土变成了一座大山,压在蛟龙的身上。后来,人们把这座山叫贺兰山。贺兰山里有红、黄、蓝,白、黑五色石头。从此,这里成了远近有名的聚宝盆。

讲述者:田秀珍

采录者:郎奠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