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马
相传,很久以前,每到发洪水时,洪水就向四面八方横流,许多地方都被洪水淹没了。灾荒年年不断,人们只得到处逃荒,谁也制服不了洪水。
痴心的龙王说是要为民治水,其实只是一天到晚待在龙宫里吃喝玩乐,等着去收从洪水里漂来的猪、牛、羊、马和金银财宝,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龙王的坐骑是一匹白龙马。白龙马为龙王朝龙宫里不停地驮送这些东西,把脊梁都压弯了。因此,白龙马实在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不愿再侍候贪心不足的龙王。有一天,龙王又要骑上白龙马到海边去捞浮财,白龙马心里不乐意,等龙王刚跨上马背,白龙马一尥蹶子把他摔在地上。龙王被摔得好大一会儿喘不上气来。龙王发了怒,命虾兵虾将用铜笼头铁缰绳把白龙马牢牢地拴在一个铁楔子上,并且吩咐虾兵蟹将:“把它给我拴上十天半月,不准给吃给喝。”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虾兵蟹将一直不给白龙马解开缰绳,甚至连一口水也不给喝。白龙马觉得,龙王就该到民间去治水,龙王不但不为民办事,反而坑害民众,怎能称得起龙王呢。想到这里,它的鬃毛一挓,头一扬,连缰绳带楔子一下拔了起来,四蹄腾空,来到青藏高原。突然,山神看见了这匹高头大马就红了眼,他想抓住给白龙马自己使唤。他一追,白龙马就朝东北方向跑去了。白龙马跑过以后,缰绳和铁楔子就把地上划出一道沟来。白龙马一口气跑到龙养崖,山神骑着他的火焰驹赶到了白龙马前头,他命神将们立即在前面堆起一座高山,妄想挡住白龙马的去路。可是白龙马哪能服从于山神呢。只见他四蹄一蹬,这座高山中间就裂开了一道缝子,白龙马继续朝前跑去。缰绳、楔子又把地上划了一道沟,后来人们把龙羊崖叫龙羊峡。白龙马没有回头一直朝前奔跑。当白龙马来到六架崖,山神又赶在前面,堆起六座大山。山神心里说:“这回是六座大山,看它朝哪里逃。”白龙马回头一看,鬃毛挓起,两只前蹄猛蹬,屁股一撅,跨过六座大山,铁缰绳和铁楔子狠狠从六座大山中间划出一条深沟,后来人们把六架崖叫刘家峡。白龙马又跑到盐锅崖,山神还是不甘心,又接着追上来,白龙马故意停了一阵子,一来喘口气,二来瞧瞧山神还有啥绝招。山神还以为白龙马跑乏了,就赶在前头挖了一个大锅底坑,妄图使白龙马掉下深坑就能抓住。没料到白龙马一奔就是千丈远,铁楔子把锅底坑砸成两半,人们就把这里叫做“盐锅峡”,白龙马奔驰在牛头山下面一个大滩上,这时确实跑乏了,肚子也饿了,它打了个滚,缓了缓精神,这个滩后来就起名为白马滩,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山神,自以为神通广大,却连一匹马都逮不住,他站在牛头山上朝下边一瞧,就乐得自言自语:“白龙马呀,这回你可累倒了吧!我可以抓活的了,前面是青铜崖,我把牛头山垒在青铜崖上,大山顶到了天上,白龙马你就是长上翅膀也飞不过去。”白龙马在滩上一边缓着,一边瞅着山神看他还耍啥把戏,它站起来抖了抖身上的泥土,觉得浑身是劲,奔驰到牛头山旁,把头一扬“嘟噜”一转身子,猛一甩头,那条铁缰绳铁楔子就像开山斧,哗的一下把牛头山和青铜崖拦腰劈成了两截,变成两座山,中间成了一道沟,很深,所以就叫青铜峡。
白龙马跑到青铜峡下边的中滩上歇缓了一会儿,山神又在想:我费了这么大的工夫,再抓不到它真丢脸。这回抓不到活马也要抓一匹死马,不能落得一场空啊。他借着白龙马在滩上歇缓的空子,先来到石嘴子,很快摆了个龙口,张着大嘴要把白龙马一口吃掉。白龙马一看见龙口,火冒三丈,气上加气。它把头一甩,用铁楔子把龙口里的牙砸光了。因此,石嘴子(宁夏石嘴山)两座山就像个龙嘴,黄河从中间流过。
白龙马扬头而去,来到内蒙古大后套。那个贪心不足的山神决心使出最后一招。在三盛公下边挖了三道暗沟,里面埋了三把尖刀,沟外面故意安排了一群魔鬼,等白龙马跑来时,魔鬼一乱招手,惊吓了白龙马,白龙马一旦乱了脚步就会跌进暗沟。它们等了一会儿,白龙马真的来了。山神心里暗喜道:“白龙马,你这回非中埋伏不可。”他指使魔鬼们张牙舞爪,妖声怪气地呼喊起来。白龙马识破了它们的诡计,不慌不忙,稳扎不动,山神认为白龙马这回被他弄乖了,便指使魔鬼们把白龙马箍在包围圈内,意欲抓个活的。圈子越箍越小,当快要箍到跟前时,白龙马使足浑身力气,猛一转身,用磨得比钢刀还锋利的铁楔子把魔鬼们砍得头破血流,东倒西歪,魔鬼们招架不住变成了一堆石头。后来,被人们就叫做“鬼扰手”。三道暗沟里的三把尖刀变成了三道石坎子,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做“三道坎”。
白龙马眨眼工夫又到了三门崖,山神越追越恼,越恼越着急,他先赶了一步,设了三道山门,妄想把白龙马锁到山门内。白龙马不上山神的圈套,它挓起鬃毛,四蹄一纵,从三道山门上面奔腾而过,无影无踪了。后来人们就把三门崖改名为“三门峡”。
白龙马闯过了最后一道关口,撒欢尥蹶子地转身朝东面奔跑,只见白龙马一口气跑到了渤海岸边。山神不死心,它踏着白龙马的踪迹一直朝东面追去,当他赶到渤海岸边时,白龙马早就无影无踪了。
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山洪顺着白龙马的铁缰绳、铁楔子拉的沟壕流成一条大河,因为洪水带有黄泥沙,后来就把这条大河叫做“黄河”。
讲述人:白正帮
采录者:来丰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