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营子的来历

田家营子的来历

平罗县头闸镇西永惠堡,过去人们习惯上称呼叫田家营子,这里至今居住的田姓人口最多。关于田家营子的来历,民间有这么一个传说。

相传,清朝雍正初年,宁夏北部设立了平罗县。为了开垦平罗县沿黄河西岸的大片荒地,朝廷派了工部侍郎通智到宁夏督办修造惠农渠(民间俗称皇渠)和昌润渠。通智到平罗实地查看后,认为确实有开垦的价值,因而他奏请朝廷,从宁夏各地调派十二个武举人,到平罗县协助挖渠。中卫宁阳四百户田家营子的武举人田会蓝被选中调到平罗。田会蓝到平罗后,和民夫同吃同住在工地上,带头挖土方,背背斗。他不嫌脏,不怕苦,整整干了五年,终于挖通了惠农渠。皇渠开挖完了,需要招募大量的百姓到这里开垦荒地。其他武举人完成了朝廷开渠任务,脱离了苦差,都纷纷回了老家,安享太平日子。田会蓝却劝说全家人和亲戚朋友,带头从富裕的中卫迁移到荒凉的平罗县西永惠堡定居,仍然使用老家的地名叫田家营子,开垦起万亩荒地来。在田会蓝的带动下,皇渠两岸很快搬迁来了上万户移民,朝廷也在平罗县南四十里处,设立了新渠县(今平罗县姚伏镇东侧、田州古塔南),在平罗县北五十里处,设立了宝丰县(今平罗县宝丰镇)。由于三县人口连年增加,需要开垦新的荒地,而皇渠灌溉的农田很有限,于是,田会蓝和地方官员,共同奏请朝廷,在皇渠中段的六中堡新建分水闸,向皇渠东北方向开挖出百里长的昌润渠。从此,皇渠以东到黄河岸边的万顷荒地得到了开垦浇灌,变成了万顷良田。

乾隆初年,平罗县发生了大地震,昌润渠被地震毁坏,万顷农田,干旱无收,连年饥荒。田会蓝体恤民苦,仗义疏财,捐献出全部家产,率领两个儿子和当地百姓重修昌润渠,从黄河上游通吉堡开口,引黄河水入昌润渠,全长近二百里。水渠疏通后,两岸百姓把他们一家人当作救星一样看待,民间长久流传着他们修渠泽民的事迹。后来,田会蓝去世,葬在西永惠堡,朝廷褒奖他的功绩授为“武德将军”。

讲述:田金铭

整理:高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