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智修渠
唐徕渠、汉延渠、大清渠、惠农渠,是宁夏的四大干渠。过去每年立夏开水时,都要祭祀四渠总龙王,祈求保佑渠道安全。四渠总龙王名叫通智,通智是满族人,清朝雍正年间当过侍郎,他怎么会成为宁夏四渠总龙王呢?这里还有一段传说。
清朝雍正三年,皇帝派通智来宁夏修渠。那时候,在名叫“查汉托护”的这一带都是荒滩。这片地方在康熙年间是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放牧的滩地,“查汉托护”的意思是“白色的臂弯”。这个名称既说明了这片地方的颜色,又说明了这片地方的形状,因为这片滩地全是白色僵土,形状像人的胳膊弯。通智来宁夏后,披星戴月,亲自察勘,督率民工,修建了惠农渠和昌润渠。惠农渠长二百多里,昌润渠长一百多里。这两条渠建成以后,引黄河水浇灌“查汉托护”滩地,使这里从之前的旷野荒滩变成肥沃的良田。同时,他还在现在的宝丰镇设立了宝丰县,管理惠农、昌润两渠的灌溉。
通智从雍正三年开始负责挖渠,到大渠建成,用了一年多时间。他在修建惠农渠、昌润渠和宝丰、新渠两县城时,要用大量的石料、铁器、煤炭。远道运输,既费工费钱,又费时间。他便设法在石嘴子就地采取。他从石嘴子取石料十万块、铁五十多万斤、煤十万车,迅速将水渠的闸座和县城堡建成。在修建成惠农渠、昌润渠后,他又维修唐徕渠。宁夏人过去挖渠都是用筐抬土,既费劲又费工。通智教人们改用背斗运土,一人一背斗,又快又省力。唐徕渠从前年年要清淤,免不了有偷工取巧的现象,挖的深度不合要求。通智用准石埋底的办法来统一、检验渠底的深度,他在唐徕渠底的各个不同地段埋了十二块石头作为标志,清淤时,以挖到这些石头为准,保证了清淤工程的质量。这样杜绝了施工中的弊病。
通智修惠农渠、昌润渠后,将灌区内的八个堡的堡名,定为“通宁”“通朔”“通贵”“通昌”“通吉”“通义”“通福”“通城”,这下子祸事来了,他自己姓“通”,这八个堡又都叫“通”。于是,有人向雍正皇帝告状,说“通智为自己树碑立传,收买民心,图谋反叛”。雍正皇帝生性多疑,这一状告准了。皇帝下了一道圣旨,给通智定了死罪。通智是在惠农渠正闸桥上被,杀害的,他死得冤枉,头虽断而身不倒。
后来乾隆皇帝为通智平反。老百姓们怀念通智,他们记着通智辛苦修渠,含冤被杀。于是,老百姓就把通智当作四渠总龙王来祭祀。可见,给百姓办了好事的人都会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采录整理:李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