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蚊烟的来历
据说,蚊子是姜子牙的夫人马氏变的。蚊子怎么会是人变的呢?这里有个缘故。
姜子牙和马员外女儿成亲后,因为家里很穷,马员外给了姜子牙几十两银子,叫他外出做生意。姜子牙拿到银子,马上就去贩了一群猪,当他把猪赶到街上卖时猪的价钱贱,而羊的价钱贵了,姜子牙没赶上好行情,很气闷,就连夜去贩羊。当他把羊赶到街上去卖时,猪的价格又贵了羊的价格又贱了。姜子牙一气之下,干脆猪羊一齐贩。当他把一群猪和一群羊赶到召阁城里去卖时,不巧召阁城里正在祈雨,官府下令:“全城官士高绅、平民百姓一律不准动腥。”姜子牙的买卖又没做成。经过几次倒腾,把岳父给的银两都赔光了。马氏大骂他没有发财的本事,不是做买卖的材料。岳父骂他是个“肉头杵子”。可是骂归骂,女婿是女婿呀。岳父又把城北那个客人最多、买卖最红的一家饭馆给了他,并讲明,每月扣除本钱,赚的利都归他。姜子牙把馆子接过来,不幸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大雨,没有一个客人来吃饭。他不但没赚一文钱,连买下的海参、鱼、虾、猪肉、羊肉都臭了。姜子牙感叹地说:“纵有翻江倒海计,财运不来也枉然。”马氏一听,火从胆边生,指着姜子牙的鼻子骂道:“你是叫花子捏的泥鸡呢——连个小渠沟沟子也跨不过,我跟上你算是倒了八辈子霉了……”骂着骂着马氏就哭了。姜子牙两口子正在吵架的时候,马员外进来了。本来他就很生女婿的气,因心疼自己的女儿,就给了姜子牙几十两银子,对姜子牙说:“连下几天大雨,城里粮食很缺,等天气晴了,你去贩面粉,这回的生意准能赚一笔大钱。”
姜子牙照外父的主意真的买来了面粉,挑到城里去卖。他在街上蹲了一天,也没有一个买面粉的。等到太阳快落山时,姜子牙挑着面粉往家里走,刚到城门,有个老婆子要买三个子儿①的面粉,说是打糨糊用,姜子牙为难了,他想:不卖吧,是个买卖,卖吧,还够麻烦的。可又一想,卖一个子儿总比不卖强。他刚解开面袋子,黄飞虎的兵马操练完回城。一阵风似的马队,把面袋子踩烂了,面粉撒了一大摊,面袋子也被绕在马蹄子上带跑了。等大队人马过去,姜子牙连忙用手搂地上的面,谁知一阵大风刮来,把面粉刮得无影无踪。姜子牙丧气地叹道:“子牙做事不顺心,出门尽遇顶头风。”
见姜子牙贩面粉的生意没成,马氏天天跟他吵架。他见马氏闹腾得不行,只好扛着鱼竿到渭水河边去钓鱼,嘴里不停地念叨:“鱼呀鱼呀,愿来者上钩,不愿来者罢了……”姜子牙可怪呢,他用的钓鱼的钩子是直的,只有鱼死咬住钩子,才能拉上来,每天只能钓到一两条。有天晌午,姜子牙把鱼钩放到河里,他迷迷糊糊地睡大觉,马氏借机悄悄地把鱼钩子拉上来一看,竟然是一只直钩,她气得用牙把鱼钩子咬了个弯弯子甩到河里。姜子牙醒来看到婆姨钓了一大堆鱼,他吃惊地问道:“你把龙子龙孙都钓上来了,快把它们放进河里。”马氏一听气得把饭罐子朝地上一摔没吱声,转身回去了。姜子牙把“龙子龙孙”都放进河里,扛着鱼竿回去了。
婆姨哭哭啼啼地说:“我死也不和你一块儿过了。”姜子牙答道:“夫人,你不要小看我不中用,往后我还要入阁拜相呢。”
婆姨说:“哼,撒泡尿照照你自己,土都壅到下巴子了,还想拜相?你到棺材里拜去吧!”姜子牙是嘴里吃馒头——心里有数呢。他不理睬马氏,由她自行方便去了。自己依旧如故。
姜子牙八十岁时在渭水边为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马氏得知此事后,找上门来要跟姜子牙和好。姜子牙听后,把半盆子洗脸水泼在地上说:“你能把水收回来,我们俩就和好如初。”
马氏明明知道泼在地上的水是收不起来的,看来姜子牙是不愿要她了,就一头撞在墙上……
马氏走后,姜子牙把她的骨灰用木锨一锨一锨地扬开,马氏的骨灰随风化作千千万万只没有嘴的蚊子。蚊子没有嘴不能吃东西,快要饿死了。她想起舅舅是个铁匠,连忙飞去请舅舅给她安个铁嘴。她舅舅说:“安上铁嘴你要喝我的血怎么办?”
她说:“闻烟就走。”一说到这里,她舅舅猛拉风箱,炉子里一股煤烟直喷,呛得马氏睁不开眼睛。只听马氏说了声:“呛死我了。”她舅舅迅速把铁嘴给马氏安上了。
马氏变成一只蚊子,到处用嘴叮人吸血。一次,马氏飞到舅舅家里,在她舅舅头上飞来飞去找机会吸血,舅舅想起“闻烟而走”这句话,就赶紧燃起一堆烟把蚊子熏跑了。从此,打蚊烟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
注释:
①三个子儿:三个铜钱。
讲述:艾庆林
采录:艾天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