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树看瓜

鬼树看瓜

俞斗子是一百多年前宁夏平罗县头闸堡的农民,是清朝两淮盐运使俞德渊家族的后人。道光年间,俞德渊在任上去世后,遗体被接回后安葬在老家头闸堡田边的荒滩里。

俞斗子善于种西瓜,他种的西瓜个个比斗大,每个瓜四五十斤重,都是红瓤沙珠珠,清甜可口。由于西瓜个儿太大,他每次挑着担子卖瓜最多只能挑两个,前一个、后一个,再多也没法装筐,他也挑不动。

俞斗子的西瓜名气太大,年年被偷的西瓜也不少。

有一次俞斗子在昌润渠与俞德渊墓之间的田里干完活天就黑了。回家走上昌润渠坝,一阵小风吹过,突然从头顶上传来一串串“啪,啪啪,啪”掌声,把俞斗子吓了个不轻。他强壮起胆子慢慢抬起头细细一瞄,乐了,他心里有了个主意。

第二年,俞斗子在昌润渠与俞德渊墓之间的这块田里种上了西瓜。

村里有个王机敏,因为做啥事都想沾个光,把啥好事都想动个歪脑筋占为己有,所以得了个“机敏”的外号。往年,王机敏远远地偷偷瞭望着,偷学俞斗子种瓜,俞斗子干啥他干啥。俞斗子上啥粪他也上啥粪,俞斗子除草他也除草,俞斗子淌水他也淌水。偷偷地学了三年也没学会,种出来的西瓜总是个头又小还是顽瓤子,一点也不好吃。

王机敏看见俞斗子今年又开始种西瓜了,他想,年年偷偷地向俞斗子学种瓜的技术,可是怎么也学不会,今年就放下架子当面向他求教吧。

王机敏天天带来大大的旱烟袋,里面装着上好的旱烟丝请俞斗子抽,帮着俞斗子侍弄瓜田,讨好着说要学种瓜。俞斗子坦诚地说:“种瓜没啥技巧,想学你就学吧。”俞斗子假装过意不去,干一会儿营生就开始请他抽旱烟。

再后来,王机敏一来,俞斗子就啥都不干了,说是没活可干了,只和王机敏坐在一起抽烟,你一锅子他一锅子,抽完一锅子又一锅子。

王机敏耐不住性子了,几次问俞斗子:“我帮你干了这么多的营生,你不能不给我教教种瓜的绝技吧。”

俞斗子说:“绝技都教给你了,你看,犁田、上粪、瓜种子、薅草、压莛蔓、淌水,你都看见了,都学着干了,你说还有啥没给你教?”

王机敏说:“可是,我种出来的瓜咋也没有你种的大,没有你的甜嘛。”

俞斗子说:“那倒是。因为我的瓜白天我伺候,夜里有我们老先人照应呢,所以,白天黑夜都在铆着劲地疯长。”

王机敏听着心里有些疑疑惑惑:“你不要吹牛,我就不信。”

俞斗子说:“想吃我的西瓜?等瓜熟了我揪上白送给你吃不要钱,补补你的亏气。”

王机敏心里说:“白吃你的瓜还少不了落你的人情。你不给我教,我就来偷,补偿补偿我的亏气。三要不如一偷,俗话说‘买的要的都不如偷的香甜’。”

西瓜熟了的时候,俞斗子的瓜田果然不见搭起看瓜棚。

王机敏知道一句俗话:“偷风不偷雨。”这天夜里没有月亮,天一阵一阵地刮着凉飕飕的小风,刮得各种庄稼一会儿一会儿沙沙作响。王机敏想,今天正是偷瓜的好机会。他担起一副担筐,下定决心去偷俞斗子的西瓜。顺着昌润渠坝的黑影,快摸到瓜田附近时,天正好不刮风了,王机敏好恼火呀。虽然做贼心虚,但也抵不住贼胆包天,他勉强放慢了前行的脚步,缩手缩脚轻轻地慢慢摸进了瓜田,放下担筐。就在他摸着了一颗不落露水的大西瓜准备揪下时,突然头顶天空上响起一阵阵“啪,啪啪,啪,啪啪啪”的声音,似乎是谁在拍巴掌,同时他也感到一股凉风直冲脊梁,吓得他掉头就往渠坝上逃去。一上渠坝,一头撞到一棵大树上,手一摸,大树还穿着一件大衣不说,树上好像隐隐约约有一群人在一起拍手,“啪,啪啪”声越来越响。王机敏吓得屁滚尿流,腿一软一头栽进了昌润渠水里,紧扑腾慢扑腾,等他爬上渠坝对岸时已经到了一里之外。

第二天没等天亮,俞斗子早早来到瓜田边的昌润渠坝上,解下了头天晚上绑在梧桐树上用来吓唬偷瓜贼的大裳披在身上。细细一观察,发现瓜田里多了一副担筐,他高兴地一笑,揪了两个大西瓜担着赶集去了。

等太阳出来时,阳光明媚,天高风静,王机敏胆子大了起来,想去俞斗子的瓜田里看个究竟,顺便找回自己的担筐。到了那里,那棵大树静静地立着,根本就没有穿什么衣服,也没有什么声音,头天夜里扔的担筐也不见了。

从此,俞斗子到处宣扬:“我家老祖宗给我看瓜呢。”这话传开越吹越神。

王机敏也忍不住到处传扬:“俞德渊墓旁的瓜田边确实有棵“鬼啪啪”树在看瓜。”

从此,晚上远远地听见俞斗子瓜田里传来“啪,啪啪,啪……”的拍掌声,都说那肯定是吓唬人的。不良之人吓得再也不敢动偷俞斗子西瓜的歪脑筋了。

天傍黑时,清风吹着昌润渠坝那棵唯一的梧桐树,宽大的叶子不时相互拍得“啪啪”作响。俞斗子把大裳再次给树裹好,放心地回家睡觉去了。

讲述:田生秀

整理:田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