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二首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惊汤火命如鸡。

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

[狱中闻杭、湖间民为余作解厄道场累月,故有此句。]

梁成,乌台诗案中看押苏轼的御史台监狱狱卒。是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御史台狱中。

偿债:指身故。

柏台:御史台的别名。

琅珰:屋檐下的风铃。

犀角:额头上有隆起之骨相。代指随行至京的儿子苏迈。

牛衣:粗麻乱草所编的披盖物,用于给牛御寒。西汉王章求学长安时,甚困穷,独与妻居。时王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诀别,涕泣。

桐乡:在今安徽桐城北。西汉人朱邑,初任桐乡啬夫,掌管诉讼及赋税,秉公廉平,吏民爱敬。后官至大司农,临终前属其子葬之于桐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