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梅直讲书

上梅直讲书

某官执事[1]。轼每读《诗》至《鸱鸮》[2],读《书》至《君奭》[3],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4],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5],而弦歌之声不绝[6],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7],吾道非邪[8],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9]而笑曰:“回,使尔多财[10],吾为尔宰[11]。”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12]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13]。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斗升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诚不自意,获在第二[14]。既而闻之人,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焉。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15],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16]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17],亦不可以徒贫贱[18]。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19]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传曰:“不怨天,不尤人。”[20]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21]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22]

本文作于嘉祐二年(1057)三月,中举后所上之谢书。梅直讲,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北宋著名诗人。以父荫为河南主簿,仁宗召试,赐进士出身,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时梅尧臣以国子监直讲参与省试阅卷。

[1]执事:称呼对方的敬辞。

[2]《鸱鸮(chī xiāo)》:《诗经·豳风》中的诗作。周公东征,成王对此颇为不解,周公遂作此诗,以明己志。

[3]《君奭(shì)》:《尚书》中的文章。据称召公姬奭怀疑周公有篡位之心,周公遂作此篇,以明己志。

[4]《史》:即《史记》,其下征引的孔子故事,见于《史记·孔子世家》。

[5]厄于陈、蔡间:孔子晚年居陈、蔡之间,楚国欲聘之。陈、蔡大夫担心孔子入楚后对本国不利,遂将其围困在郊外,以致孔子一行人断粮患病。

[6]弦歌之声不绝:孔子厄于陈、蔡之间,依然没有停止与弟子的讨论教习。

[7]“匪兕匪虎”二句:语出《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意谓我并非犀牛,也并非老虎,却奔逃于荒野之上。

[8]邪(yé):同“耶”,语气词,表疑问。

[9]油然:轻松舒缓貌。

[10]使尔多财:假如你有很多的财富。

[11]宰:管家。

[12]管、蔡之亲:管叔与蔡叔皆为周公的弟弟。

[13]上下其议论:相互讨论商榷。

[14]第二:苏轼以省试第二名的身份被欧阳修录取。

[15]先容:先行举荐。

[16]向:之前。

[17]苟富贵:为了富贵而苟且行事。

[18]徒贫贱:徒劳于贫贱。

[19]苟:倘若。

[20]“不怨天”二句:语出《论语·宪问》。

[21]“优哉”二句: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谓悠然自得,可以尽享天年。

[22]轼愿与闻焉:我想听一听您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