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18年起,有关灵活用工的业务呈井喷式增长,一时间市场上很多机构与企业都投入到此项业务的研究与开发之中,我个人也是在这个时候真正地开始接触灵活用工业务的。为了深入了解此项业务,我在各大图书网站将涉及到灵活用工字眼的图书搜寻了个遍,仅找到了为数不多的几本介绍灵活用工业务的书籍,而其他图书不是打着灵活用工的幌子去谈其他,就是在书中仅有部分篇章对其简单概述。通读这些书籍给人的感觉就是:理论大于实战,对未来的思考居多,对当下的实操则欠缺介绍。随着在工作中跟朋友与同事交流的深入,越来越感觉到,很多同行与从业人员对于灵活用工的概念认知相对模糊,并且在操作上也很不规范,所以我个人就萌生了写一本有关灵活用工实操方面的书的想法。
在写作之初,正值新冠疫情爆发的高峰期,我国多数企业由于不能正常地开展工作与生产,陷入到了经营的困境。很多人由于企业不能开工,而导致失业。在此种情形下,一些企业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人效,从而采用“共享用工”的方式,灵活地进行人员的调配与岗位的设置,达到降低企业用工成本、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劳动者工资待遇的目的,可谓是一举多得。一时间灵活用工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不过随着我与同行伙伴以及老师们交流的深入,发现其实所谓的灵活用工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很早就已经存在,只不过我们并没有对它正确地认知。诸如我们常说的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非全日制用工等概念其实都属于灵活用工的范畴,但之前没有人将其进行统一的归纳。
在找到了灵活用工的一些具体业务范围后,我又开始思考,其实很多的业务已经在市场上存在了很长的时间,例如劳务派遣业务。但当我将这些业务跟我的同行伙伴以及一些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很长时间的人进行沟通后,发现很多人对于这些业务不论是在认知上,还是实际操作上,均存在一些问题。很多基础的知识,大家还不甚了解,而很多错误的操作方法,居然成为了主流的操作方法。这些情况不免让人唏嘘。深究其原因,主要是:1.对业务的本质缺乏了解,不能充分理解不同业务的实际内核;2.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表面化;3.在法务、财务、税务等方面知识相对欠缺。这就更加促使我要写一本站在实战的角度,来介绍灵活用工业务的书。一方面是为了能够将个人近些年的工作经验进行梳理,另一方面也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广大从业者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书写作的核心是从实战出发,并非是对行业与理论的研究。一方面介绍在谈判与服务客户的过程中,提供人力资源行业服务的销售人员与客服人员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操作方法;另一方面也从业务需求方的角度,明确企业在合作相关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及需要规避的风险,力求在双方的合作中找寻平衡点,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在结构上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其中前五部分是对灵活用工不同的业务形态进行详细的介绍与说明,第六部分为业务实操部分,着重介绍相关业务中常见的操作方法。此外,本书也借鉴了部分文献内的内容,但不是照搬全抄,对于文献内的部分内容,个人结合了自身的理解,进行了相关的解释与补充。
本书适合从事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销售人员、客服人员以及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阅读。希望此书可以解决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疑问,给各位一些帮助。
王汉林
202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