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的定义
2025年09月26日
1.灵活就业的定义
灵活就业[1],是相对于正规就业而言的一种就业形式。从其表现方式上看,有非全日制就业、小时工、零工、临时性就业、阶段性季节工等。灵活就业与正规的就业相比,在劳动关系的处理、工资报酬的支付、社会保险的缴纳和就业服务的支持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与社会形态的变化,人们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心态正在发生改变。此外,企业内部的组织形态也随着人们对工作观念与就业心态的改变,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组织中,企业与雇员打破了双方传统的雇佣关系,组织内部向着合作经营的方向逐渐发展。
目前,“灵活就业”能够被大众所接受,首先就是其可以解决就业问题,固然人们的就业观念与心态在变化,但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依旧巨大,人们在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之前,选择灵活的方式就业,也是阶段性解决就业的一种方式。我国著名人力资源行业专家李天国博士认为:“灵活就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今后可以稳定长期的就业”。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给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政府为了稳定民生,迎合广大企业的诉求,也在积极地探索“共享用工”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共享用工”的核心是将企业中部分非核心岗位的员工,安排到其他公司的同等岗位上进行工作,以达到企业节约用工成本、协助员工增加收入、帮助彼此共享员工的企业解决用工需求的目的。企业之间员工共享政策的逐渐放开,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于“灵活就业”政策的支持。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颁布了第27号文件。(内容详见附录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