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法律安全性

4.法律安全性

由于平台经济在我国刚刚起步,相关针对平台型用工的法律条款存在一些滞后性,特别是涉及个人人身安全与保障的问题,相关的法律存在一些解释上的模糊。所以自由职业者在通过平台进行工作的时候,需关注个人切身利益,明确出现问题后的责任主体。此外发包方与平台方也需同时关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相关法律的框架下,拟定合同条款,规范各自的操作。

很多企业在灵活用工业务的操作过程中,关注点都集中在“灵活”上,而不关注就业与岗位的本身情况。这样的“灵活”就给了企业很大的想象与操作空间。

此类的“灵活”看似合理实则存在很大的争议,就比如通过灵活用工平台进行员工身份转换之后,再通过平台给员工发佣的这种操作,看似将员工的身份转换后,员工与企业的雇佣关系转变成了与企业的合作经营关系。但是员工依旧是之前的员工,企业依旧是之前的企业,此种操作是否合法,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此外,员工与企业从雇员关系变成合作经营关系,员工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出现工伤、劳动仲裁的争议后应如何处理,目前我国法律还没有明确。各地在出现此类案件后,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判罚也不尽相同。还有就是员工身份转换后,会对企业现有的组织、文化、管理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企业如何重组内部结构、员工如何重新自我定位,这也是值得深思的。

【注释】

[1]“双创”首次提出于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