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全日制用工在实际中的应用
非全日制用工作为灵活用工的一种形式,其实是广泛存在于我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之中的,兼职岗位则是首当其冲,很多人员利用工作的空闲时间从事其他公司的工作任务,一方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其他公司的工作压力。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灵活、简便的操作方式,往往导致了企业与劳动者忽视了其在合作过程中对各自利益与风险的关注。下面以一个案例详细阐述,企业与劳动者在非全日制用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式与注意事项。
案例:
某连锁餐饮店每天11点—15点,为用餐高峰期,期间工作量增加,导致正式员工的工作已经饱和,故需临时增加数名服务人员以协助其完成工作。考虑到聘用正式员工在成本上压力较大,所以该店决定聘用非全职的员工。
思考:
·如果你是该店店长在聘用非全职员工的过程中,应如何操作?
·如果你要应聘该岗位,在与该店沟通以及实际工作当中应当有哪些注意要点?
实操:
★店面聘用员工的操作方式
1)明确工作岗位的信息
梳理该岗位的任职资格、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相关福利等,便于让人员清晰地了解该岗位的相关信息。
2)与员工口头或书面签订相关劳动合同
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相关的权利与义务,按照非全日制用工的特征,做好出勤时间、发薪日期、保险缴纳等相关的规定,此外还需要向劳动部门申请综合工时制。
3)制定关于该类员工的管理办法
拟定针对非全日制员工的管理办法与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做到管理有章可循。
★员工需要注意事项
1)是否签订劳动合同
即使是口头约定的劳动合同,也要明确诸如工作时间、待遇、发薪日期、福利、员工保障等相关核心内容。
2)工作时间是否超时
每天工作4个小时,每周累计不超过24小时,超过规定工作时间的部分,则属于加班的范畴,需要支付加班的费用。
3)个人是否有保障
要求企业缴纳工伤保险,确保在工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该案例是对企业在直接聘用非全日制用工人员的过程中,企业方与员工方各自需要注意的事项的分析与总结。在实操过程中其实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企业方由于自身精力与成本方面的考虑,往往不会自己去操作,而是采取外包或者派遣的方式,借助劳务派遣单位操作,协助其完成人员的招募与管理等工作。若该案例中企业找寻劳务派遣单位协助其完成工作的话,则店面方、劳务派遣单位、员工在实操过程中又需要关注哪些要点呢?
★店面方核心关注
作为店面方,核心关注的就是选取的劳务派遣单位是否正规。
★劳务派遣单位操作方式
一般来说,劳务派遣单位主要是以服务企业与员工为主,所以一方面要确保企业的工作可以正常开展,另一方面也要对于自身招募的员工做好管理与工作规划的安排。
1)结合与店面方沟通的信息,分析岗位业务的工作时间与具体的工作内容。
2)找寻同类型的店面,做好相关工作岗位的替代准备。
3)与员工进行沟通,说明操作方式。
4)编排好工作排班表,合理规划员工的工作时间,做好员工管理以及人员储备的工作。
5)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缴纳工伤保险或商业保险。
★员工需要注意事项
由于员工是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合同,所以需要接受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这就需要员工与劳务派遣单位进行沟通,明确其在工作中的一切利益。
当然一个案例不能将非全日制用工操作的细节全部覆盖,不过在非全日制用工的操作过程中有一条是必须谨记的,就是“所有的操作都必须遵照非全日制用工的特征”来执行,否则就会产生相应的用工风险。
【注释】
[1]《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