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自我,找准优势点
新班主任大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阅读—模仿—实践”这个成长模式反映出班主任的两个必备条件:责任感和学习力。有责任感的教师会不断学习,让自己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有学习力的班主任会不断阅读和实践,快速提升经验值。
或许不少教师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很有责任感,也在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学习力,但工作的效果依然不理想。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我认为是忽视了专业成长的第一要素:教师本人。
教育的场域决定了教育的效果。
教师、学生、家长、团队、地域……这些教育中的变量合在一起就导致了教育情境的不同。说到底,教育是因材施教,也是因境施教。
每一位教师都是宝藏教师,我建议大家在努力提升自己之前,先认真地研究自己。
研究角度可参考表1-1:
怎么使用这张表?我来举例说明。
比如一位教师在“性格特点”一栏中填写的是“活泼开朗”,那就思考“活泼开朗”这一特质在班主任工作中可以发挥怎样的优势。这类班主任往往“坐不住”,会有很多新点子、小创意,设计的活动深受学生喜爱,他们很容易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
又如一位教师填写的是“安静内敛”,那就思考这一特质会给自身的带班风格造成怎样的影响。这类班主任通常情绪稳定,观察力强,愿意深入了解学生,能详细分析问题的原因。他们很善于通过打造班级文化,提供行为示范,在倾听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就在学生时代受到了几任班主任的积极影响,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引导让我体会到了真正的师生情。所以在入职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像我的班主任对待我那样对待学生,和学生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相互影响。通过实践这种想法,工作十几年来,我和学生一直在共同成长。
表1-1可以帮助你做好自我分析,更加理性地发掘自身优势,觉察不足。表格的前四行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填写,写出真实的想法即可;后三行则需要你选择其中一点进行具体分析。
表1-1 班主任个人情况分析表
注:可填写恰当的形容词完成前四行内容。
进行自我分析只是我们了解自己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可以把找到的优势列成表格,进行进一步分析,如表1-2。
表1-2 我的优势列表
表1-2 我的优势列表
举例:
是不是很吃惊?单单围绕“喜欢阅读”这一优势,通过列表分析便可以生成这么多的内容。你还不赶紧试试?
充分地认知自我,找准优势点,先聚焦再发散,班主任工作就能轻松上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