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细节,避免开学报到乱糟糟

1.十个细节,避免开学报到乱糟糟

报到前一晚,

精心挑选衣服,

对着镜子练习微笑,

“彩排”自己面对学生时要说的话。

你希望开学报到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然而,报到当天,

教室里乱成一团,

学生手舞足蹈、大声谈笑,

新书散落在讲台和地上,

卫生工具东倒西歪,

你满身是汗,忙到连水都顾不上喝。

放学后,你瘫坐在办公室,不由得有些失望。

停止!

拒绝报到乱糟糟!

新学期的教育契机藏在报到时的十个细节里。

开学报到日,一系列事务性工作来袭,班主任要变身策划师、设计者、执行人,要在多种角色间来回切换,想要做到有条理且举止优雅是非常难的!

小调查:

你最反感报到时的哪种情况?

1)在走廊上听到自己班学生吵闹的声音,学生说笑得越高兴,你越来气;

2)满地纸屑、桌椅摆放凌乱,学生完全不在意;

3)你站在讲台上说重要的事情,底下的学生做什么的都有;

4)收取假期作业时,发现这个没带全,那个没写完,名单登记了几页纸;

5)书本发完后,你问了很多遍有没有人少书都无人回答,放学后却有学生拉住你说书不全;

6)人去屋空,放学后教室门、窗、灯没人关闭,卫生没人打扫;

7)班委完全不参与班级管理,你从头忙到尾,感觉是一个人在战斗;

8)拿起手机,你看到学校群里未读信息一堆,但群成员仍在刷屏。

乱,是本象;不乱,是本事。怎样使开学报到井然有序,为新学期打造良好的开端呢?让我们聚焦“报到的功能”去寻找答案。

同是报到,学生和教师的主体需求不同,所以做法和感受就会不同。如果能在学生和教师的需求间找到一种平衡,报到就会让彼此都感觉良好,否则很容易出问题。

以下工作思考清单(表2-12),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来考虑报到,可帮助你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表2-12 新学期报到工作思考清单

表2-12 新学期报到工作思考清单

举例:

表格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下面我用文字将报到前后一定要做的十件事列出来,并告诉大家该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帮助大家顺利攻克报到难关。

(1)提前布置教室

你可以在学生群里发布“招募令”,邀请3~5名学生代表在报到前一天(或前半天)到班布置教室。

布置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

1) 卫生的初步打扫,桌椅擦拭;

2) 黑板欢迎词设计或电脑屏幕PPT欢迎页面制作;

3) 室内外墙体布置等。

意义:

干净的教室、简洁的布置是欢迎学生“回家”的最好礼物。这就像是在告诉学生,这样干净美观的教室,不仅要出现在“起点”,更应该在整个学期中好好保持,这需要学生的共同努力。

(2)报到时逐一点名

点名,是班主任最容易忽视的环节,有些教师可能觉得没必要,但点名的价值可不小!

点名有两个作用:

1)规范工作流程。开学之初,班级总人数可能会有变化。班主任点名,清点班级人数,如有未到的学生应及时联系家长了解情况,上报教务处,使学校第一时间掌握报到情况,反馈给区教育局。

2)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点名时,班主任首先要让学生安静下来,再按学号逐一大声地念出学生的姓名。学生响亮地回答“到”,这会使学生认清自己的角色,明白新学期意味着新的开始。

意义:

点名意味着“一个都不能少”,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意味着“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意味着“每个学生都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是一场师生间的心灵对话,内涵深刻。

(3)精心设计师生“破冰”活动

一个长假未见,师生都有很多话想要说。设计好话题,可以谈假期、谈目标、谈变化;确定好形式,可以进行小调查、小汇报、小采访;营造好氛围,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给学生提供交流和表达的机会,避免班主任一味地说教和提要求。

意义:

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重大。用有趣的方式和真诚的问答来拉近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从长假中提取成长养料,获得学习主动性。

(4)有序发放新书

发放书本往往是最容易造成班级秩序混乱的环节。它不仅考验着班主任的组织管理能力,更考验着学生的协调、分配、归整能力。

有序发放新书的诀窍:

1)谁领来的谁负责。确保一种书只经一个学生之手,即“从图书馆领—教室分发—登记是否有缺漏”都只由一个学生操作,以保证责任到人。

2)工具配齐,流程熟悉。准备好剪刀、垃圾篓、粉笔,这些必要工具。

流程:学生将自己负责分发的书的书名写在黑板上(便于稍后核对),剪开捆扎书本的包装绳,将绳子缠绕好放进垃圾篓,按座位顺序逐一发放书本,发完最后一本时询问同学们有无缺漏,有缺漏的话就将缺漏的数量写在黑板上(对应的书名后),让同学们检查拿到的书是否有破损,因破损需要更换的数量也要列在黑板上。

3)归整书本,清扫现场。书本发放完毕后,班主任必须带领学生归整书本,按学科顺序摆放,或者按由小到大、由薄到厚的顺序摆放。学生要负责自己座位区域的卫生打扫工作,值日生或班委负责教室公共区域的卫生打扫工作,特别要留意垃圾袋是否破损。只要大家行动起来,2分钟就能完成现场清扫,使教室干净整洁。

意义:

分发书本是教学管理中最细节的工作。学生能从中看出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有序分发,规整书本,能让师生身心愉悦,学生的秩序意识也将得到强化。

(5)领用卫生工具

领用卫生工具也是报到时班主任需要负责组织的常规工作,其间隐藏着教育契机。

首先是对卫生工具的正确使用。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有的学生不会使用扫帚,特别是往簸箕里扫的时候,总是扫漏一些垃圾;有的学生不会清理拖把,总是把水池堵住。这是因为他们在家里很少劳动。这时,班主任就要给学生做出示范,使学生掌握不同卫生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其会劳动、爱劳动。

其次是对卫生工具的保管。有的班级卫生工具保管得非常好,一个学期下来基本没有损坏,而有的班级开学不到一个月扫帚头就断掉了。班主任要对工具的使用与保管提出要求,对恶意损坏卫生工具的行为提出批评,并建立相应的赔偿机制。摆放卫生工具的角落或洁具间需要有专人负责,保洁的要求要具体、可评价。

意义:

通过卫生工具的领取、使用与保管,开展劳动教育,带领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学习劳动技巧、提升劳动意识。

(6)收取长假作业

对于班主任来说,新学期最麻烦的工作大概就是收取学生的假期作业了。科目多、形式多,能一次带全且经得起检查的学生却不多。

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不敢到校报到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的还只是心里不敢,有的却因此而真的不来。我们必须告诉学生,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也得按时参加报到。

有的教师为此暴跳如雷,惩罚学生抄写很多遍课文,可是罚得过来吗?新学期即将开始,此时如此惩罚,那新的学习任务和每日作业学生怎么完成呢?所以我们即便是要惩罚学生,方式也要灵活一些,比如,惩罚学生负责在新学期学习小组中完成信息汇总、整理讨论思路的工作。

面对长假作业,我们要坚持一个底线:没做完的作业要限期补完。根据未完成的作业量,给其3~7天的补写时间。既给学生留足了面子,也给了其弥补的机会。

意义:

教师在收取假期作业时的做法直接反映了我们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如果想顺利完成作业收取工作,我们就应该在长假中与家长保持联系,不让学生因无人监管而荒废作业。在假期结束前一周,我们可以提醒家长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便学生及时补写。报到时,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自己的责任必须自己承担,不要逃避(也无法逃避),有什么做得不足的地方,要想办法弥补。

(7)微调班级常规

除了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开学报到时,心理层面的工作也少不了, “收心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项。有的教师过于“紧绷”,把“收心教育”弄成了思想教育、打预防针教育、杀鸡儆猴式教育;有的教师则过于放松,把“收心教育”弄成了白日梦教育、空想教育。

过紧或过松的班级“收心教育”都不适合在开学报到日开展。因为在报到日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学生的身心状态和心理需求都是很独特的。

最有效的方式是将“收心教育”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要求、切实的行动。针对上学期出现的问题,在报到时做出调整,比如微调座位、调整学习小组成员搭配;针对上学期表现好的地方,提出进一步的发展预案,比如升级值日班长制、值日生制、班级表彰制度;针对班委团队进行培训,比如班委、课代表、组长等,明确要求,让学生一报到就“上岗工作”。

意义:

避免“刻意收心”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分配具体的工作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效能感。教师与其一个人不停地说,不如创造条件让学生一起来做。在做中学,使其在做中温习各项班级制度,在做中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从而优化行为表现。

(8)组织学生参加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是学校为学生准备的精神大餐,也是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全校师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十分重要。

组织学生参加开学典礼,班主任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1)入场快、静、齐,这是列队的要求;

2)精神饱满,昂首挺胸,这是参会的要求;

3)适时地鼓掌,这是活动的要求。

意义:

以集体的形式,用集体的方式将班级目标、行动力和凝聚力表现出来,可大大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对“优秀班集体”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9)离校前大扫除

报到工作结束后,学生需要对班级教室进行一次大扫除。这是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班主任要重视起来。

大扫除前,可让学生自由发言,找出班级卫生死角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大扫除后,可以让学生谈感受——谈劳动的感受,谈坐在整洁的教室里的感受,谈打扫中个人发现的问题。比如,我们班学生发现窗户玻璃因长期未擦,出现了很多很难清理干净的污点,提议购入玻璃清洗剂。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机会。

意义:

学生对班级的爱首先应体现在对教室环境的爱护上。一间脏乱的教室很难使学生产生班级荣誉感。教室整洁,学生才会感到惬意,才能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10)报到结束后和家长进行一次互动

报到结束,学生离校,但班主任的工作还未结束。

新学期不仅是学生的新起点,也是家长的新征程。孩子报到表现如何,有什么积极的行为;教师对孩子说了什么,有怎样的期待;新学期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家长也有很多想知道的答案。

因此,在报到结束后,班主任可以在家长群里做一次家校互动,将报到的情况与家长分享。晒照片,分享视频,发文字消息表达感受或提出新学期的要求等,都有助于家长尽早找到开学状态,创造良好的开端。

意义:

家校互动应该巧抓关键时间点。新学期开学,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充满期待,此时若能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反馈,家长会十分开心,配合度也会更高。因此,班主任要抓住这个机会,积极促进家校合作。

小细节,大机会。将报到时的事务性工作转化为新学期的一个又一个教育契机,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恢复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