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学生的“伙伴聊吧”

3.我和学生的“伙伴聊吧”

经过多日选址,我确定了一片环境优美的聊天区,并将其命名为“伙伴聊吧”。大家约着各带点小物件来一起装点这个专属地盘,我还为这个“聊吧”写了一句宣传语——带上你的故事来和我聊吧,我们是一同成长的伙伴。

“聊吧”自开张以来,故事不断。

本周开聊的关键词是“倔”。先看一段人物描述: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就算你说得对,我也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之势。偶尔眼神里带点攻击性,语气里带点挑衅,提问中有点火药味。请注意, “带点” “有点”总体都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组群像。每个学生的身上都或多或少有点“倔”,男孩子表现得更为突出。

上周,我给家长们发了一条短信: “各位家长,从今天起我将逐个与学生分析检测卷,有的是面谈,有的是通过纸笔沟通(具体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来定)。您如果有什么需要我旁敲侧击转达的,可以私信告诉我。”当天就有近二十位家长私信我沟通学生的情况,其中大部分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家说不得” “脾气不太好”。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脾气不太好似乎很正常,大家习惯性地将其归因于青春期。确实,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也就是大家熟知的青春叛逆期。这一阶段,他们将感受并学习处理更多的情绪,产生认知冲突。为了凸显自我意识,他们可能会更倾向于对一切报以批判的态度。但是,我们必须弄清楚,叛逆期与叛逆行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叛逆期是青少年的心理过渡期,在此期间,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迅速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管控,这种意识是可以合理调控的,而叛逆行为则是外显的,是青少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平等地位的具体表现,越放任便会越失控。

当然,这种叛逆行为不会出现在所有学生身上,但不可避免地,所有班主任都会碰到一两个“典型”。不少班主任头痛不已,甚至会问:在所有的学生中,为什么就他的叛逆如此突出呢?我到底该怎么帮助他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想要分析学生叛逆的原因,我们就得不断地追溯,通过他的早期记忆深入地了解他,我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词语联想法。

比如你可以问: “以前你也出现过这样烦躁不安的情况吗?和我说说你的过去吧,你小学的事情或者是家里的事情都可以。”

下面我提供一些实录资料给大家参考(因为涉及一些个人隐私,所以我只零散地呈现几句对话,不进行整体复述,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也不要妄加猜测):

【早期记忆·词语联想】

小学·考试

“我们小学竞争很激烈,考试是最平常的事情,老师不需要提前告知我们,随叫随考,考完就公布成绩,然后找人谈话。

“我一直都不算太开心。

“我压力比较大,因为优秀的人很多。”

家里·对抗

“和父母有点矛盾……母亲节后,关系缓和了。是我先低头的,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相互不让步。

“我当然也不想这样。

“他们很忙,有时候……

“有些事情我觉得他们做得不对,比如……

“在我三年级以后,家里就……”

初中·矛盾

“我也知道这样的状态不好,有时候节奏乱了,就控制不好。

“我不是有意的,也没有恶意,没有想对着干。

“我并不觉得我这个方法有问题。学习效果不好,可能是因为我自己……

“有时候别人的意见还是可以听的,他们会有自己的经验。

“我确实准备了,可能是时间不充足吧,或者确实不够投入。

“老师,你不能这样呀,管还是要管我的……”

果然,这个学生是个矛盾体,心里知道自己存在问题,但不愿直视。如果你态度强硬,他一点就着;如果你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他就会“带节奏”和你耍贫嘴。

【综合要素分析】

学生的叛逆、坏脾气……形成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必须从不同角度去把握。

性格发展特点:

叛逆是他追求独立的表征,但在他的身上存在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脱节的情况。他倔,所以自尊心更强,有个性。批评与强制要求不仅对他起不了作用,反而会加重他的逆反心理。

我在与这样的学生交流时会先尽量引导他表达出不满,解开心他里的一些结。当然,你不要指望通过几次谈话就可以完全解开他心中的结,你只能慢慢地引导,产生影响。倾听他的经历,适当回应,暗暗地做一些矫正性和补偿性的引导,让他尝试打开心门。

亲子关系特点:

爱是家庭教育永恒的主题,但“爱不得法,爱而没有边界”往往会加剧孩子的叛逆。

生活中,父母对孩子往往百般照顾,对他的要求也基本都会满足。学习上,父母的要求很高,对孩子就比较严格。父母对结果的关注大于对过程的关注,他会感到被束缚,想挣脱。所以他拒绝听取父母的意见,想按自己的方式做。

他可能曾经对母亲的命令发出过挑战且成功了,接下来他就会有意无意地向父亲发起挑战。这是他的重要行为动机——证明“我可以”!

师生关系特点:

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的起点,尤其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基本已经成形,教师想要从根本上对学生进行观念矫正,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操作难度。幸亏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相对亲师,只要我们对他提出的要求合理,他一般都会接受,只是执行中会打折扣;部分要求做不到的时候,学生自己也会觉得很惭愧,极有可能主动找教师沟通。虽然改正力度小,但我们仍然能够抓住这些特点,将他成长中的问题转化为教育他的资源,这个正是我在带班过程中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策略建议】

要多和这样的学生开展系列交流。为什么是“系列”交流呢?因为对于叛逆行为明显的学生而言,他们的问题往往积累已久,一次谈话能触及的东西有限,急不来,只能打持久战。

为了帮助大家收服班里的“倔王”,我精心布局:

巧用暗示,敲山震虎。

暗示有两种,正向暗示与反向暗示。我先采用正向暗示,在班级里大力表扬复学后进入状态快的学生,具体说明他们的优点,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营造积极的群体氛围。随后,我会批评部分不好的现象,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当然,我会继续使用“眼神的力量”,向有相关问题的学生投去提醒的目光,让“倔王”知道, “你出问题了,我给足了你面子,你要抓紧调整,做出改变”。

抓住关键事件,打蛇打七寸。

蛇有七寸,在头之下,腹之上,制其要害之处,得之。七寸是蛇的要害,要擒蛇就要打其七寸,那么管理学生也一样。怎样让学生服?用事实说话!有问题直接找责任人,你有什么委屈和理由尽管说出来为自己辩解,我们可以讨论,说不出理由就得给我一个说法!

将功补过,机会还有。

给他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证明自己还值得帮助。想怎么补救,要怎样采取行动,预计效果如何,做不到怎么办,一项一项说给我听。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更何况他是如此倔强的青少年。面对自己的失败,勇敢地承担责任,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会心一笑,明确目标。

独立就意味着要靠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个明确的目标。目标是动力,是计划执行的靶心,不把目标问题解决,行动起来一定会缺乏持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目标,以“我想”促进自我成长。

其实管理“倔王”的招数还有很多,但无论用什么招数,都必须带着真诚。我们要真心地希望学生越长大越自主,越对自己尽责。如此坚持下去,学生也一定会感知我们的真心,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