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个计时器,一同开启时间管理之旅

2.给学生一个计时器,一同开启时间管理之旅

良好的开端,是每个人的期待。

为了这场全新的相遇,多么用心的准备都是值得的。

小物件,大作用。任何物品,只要你用心发掘,赋予其成长的寓意,都能起到神奇的效果。

润物无声,教育发生。

已毕业的学生总是问我: “沈老师,你再带新生的时候,还会送给他们‘五个一’的见面礼吗?”

我笑着说: “你们长大了,我也得成长,我的工作,自然会加入新的创意!”

新学期,遇见新的学生,我会问自己:

我要送给他们怎样的见面礼?

我为什么要送这样的礼物?

这些礼物对他们的成长有怎样的引导意义?

最终,我选择送给每个学生一个计时器。

为什么,怎么做,有什么期待?且与我来一同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1)为什么选择计时器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单位时间内可以完成多少事,因人而异。科学的时间管理可以帮助我们高质量完成想要做的事,提升成功感和自信心;不科学的时间管理则会让我们陷入焦虑与沮丧。所以,时间管理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必须培养的能力。

部分学生对时间并不敏感,计时器作为量化时间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珍惜时间。使用计时器,学生可以精确计算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休息时间也能得到保障,可有效提升行动效率。

市面常见的计时器有三种:数字显示计时器、沙漏、卡通造型计时器。

目的不同,选择不同。如果是家长买给孩子的计时器,我建议用数字显示型,倒计时一目了然,而且还不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作为初中入学礼物,我选择了“兔子拔萝卜”造型的卡通计时器,以此吸引学生,提高其使用兴趣,从而尝试进行时间管理。

(2)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认同我的教育理念

教师常常会出现一种心理落差:我忙活了半天,结果只是自我感动,学生并不理解我所做的事情。其实,这是因为缺少行为解读!

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向学生进行解读,让学生理解教师为什么这么做,从而由“教师要求”变成“学生希望”。

在发放入学礼物(如计时器)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五个步骤,向学生进行解读。

第一步:设置悬念,引起兴趣

我很正式地向学生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同学们,恭喜大家正式成为初中生。我们先来想一想,初中和小学会有哪些不同?”

学生开始七嘴八舌:

“学科变多了!”

“作业可能会变多。”

“考试会更多?”

“老师多了。”

“是的,大家说的都对,很多东西都变多了,但是有什么会变少呢?” (巧妙转化)

“时间!时间会变少!”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我又故意问: “时间会变少吗?我们每个人每天不都是24个小时吗?”

至此,学生得出了答案:时间的多或少,全靠时间管理。

所以,从进入初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启时间管理之旅。

第二步:亲身体验,感受差异

我们之所以要做好时间管理,是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利用率差异非常大。我们不妨先来感受一下时间的概念。

提问: “1分钟有多长?”

学生面面相觑。

“那我们一起来转换问题,量化一下时间。同学们可以猜一下,看看在1分钟时间里你可以鼓掌多少下。”

“150!”

“180!”

“200?”

“行,咱们试一试。”

经过尝试,统计结果令人惊讶:我班除一个学生外,其他人的鼓掌次数均在230次以上,其中还有8人超过250次,最多的一个学生高达263次。

怎么样?同样的时间,可以完成的任务总量差异居然这么大!

第三步:分发工具,解读寓意

我给每个学生分发了一个“兔子拔萝卜”造型的计时器,分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方面:

这是一个以45分钟为时间总量的计时器,正好与初中阶段一节课的课长相符。小学是40分钟一节课,中学是45分钟一节课。课长增加了5分钟,对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是一种挑战。

同时,45分钟计时总量的计时器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自测整卷时使用,也可以供学生在做作业时使用。他们可使用计时器将一段很长的时间拆分为5分钟、10分钟、20分钟等较短的时间段进行限时操练。

另一方面:

“兔子拔萝卜”是一个寓意丰富的小故事,它告诉我们人生重在选择。

如果你立志要拔出最大的那个萝卜,那你就要坚定目标,用尽全力,不要半途而废;如果你放弃那个自己可能拔不出的大萝卜,选择去拔更多的小萝卜,那你就要利落取舍,不要总惦记着大萝卜。

其实,不管你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会有利有弊。重要的是不要总是和别人比,总纠结于别人怎么选,而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向着自己期待的目标努力。

第四步:科学指导,管理时间

怎样才能做好时间管理呢?我给学生提供了四个参考要点并附赠一张管理表。

1)每天回家后先将需要完成的作业和其他想做的事情列表,形成任务清单。

2)给清单排序,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要事优先。同时,在作业的标号上要关注文科、理科穿插进行,读、写、背、默的任务也要穿插安排,科学用脑。

3)要写下每个任务的预计用时,然后使用计时器进行记录,将记录结果与自己的预估时长进行对比,分析原因。

4)适当留白。事实上,按计划完成所有任务的难度是非常高的,为了避免因此而焦虑,我们一定要做好留白。

有了这四个参考点与表4-2,学生就可以比较轻松地进行时间管理了,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利用班会课等时间段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引导他们积极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时间管理情况,以此帮助他们慢慢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

表4-2 时间管理表

第五步:创意任务,主动实践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时间管理,我向学生征集了时间管理体验活动意见。

◎体验“1分钟”可以做成哪些/多少事

◎体验对第一天的作业时长进行有效管理

学生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体验内容,我很期待明天看到大家的“汇报”。

教育并不是上天揽月的难事,更多的时候,它只是教师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验,给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使他们在体验中有所收获,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