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举行几个创意微活动,活跃班级气氛
开学之时,班级就像一壶温水,还没完全沸起来,需要不断添柴。做好常规管理,活跃班级氛围,对于新学期的班集体建设具有正面的导向作用。
实践证明,开展班级特色活动是活跃班级氛围,正向引导班级舆论的一个有效途径。
我有一个带班习惯:
每接手一个新班后,我都会在班级内发放一份调查问卷。问卷除了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外,还会设计三个主观必答题:
我期待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期待身处一个怎样的班集体?
我期待与老师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统计班内数据后发现:
87%的学生使用了“积极、开朗、阳光、学习好、全面发展”等积极词汇表达对自己的期待;
94%的学生使用了“团结、向上”来表达对班集体的期待;
82%的学生使用了“朋友、知己”来表达对师生关系的期待。
可见,每一个学生在开学时对全新的集体生活都是充满了期待的,这些期待也就成了班集体发展的原动力。
初中生与小学生有明显的差异,他们的自我意识突出,追求独立、自主,寻求个性、独特。在这一阶段,班主任过多地说教和约束反而有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和过激行为。但青春期的学生极容易受班级舆论及同辈平行文化的影响,从而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约束,实现自我成长。
遵循这一特点,我设计了三个创意微活动,以求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学生向善求真。
(1)填写“成长记录条”,开展自我评价
班级舆论对学生影响巨大,有什么样的舆论导向,学生就会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评价自己的言行。同时,学生的自我评价取向也会反作用于班级舆论。当大部分学生的自我评价倾向于积极时,班集体就形成了正向的舆论氛围,这其实是群体社会化的过程。
为了营造积极、客观的自我评价氛围,我们班印有“成长记录条”。“成长记录条”包含“日期”和“事情简记”两个方面。如下所示:
①“2022年9月15日,我今天在语文课上发言积极,被老师表扬了。”
②“2022年10月10日,我今天帮助受伤的同学打扫了教室卫生。”
③“2022年10月17日,今天上生物课时,我没有听清老师的要求,因操作不规范弄坏了实验仪器。”
④……
我建议学生每日自主拿取填写,如实记录自己当天的良好表现或不良表现。
良好的表现,记录在红色纸条上;不良的表现,记录在黑色纸条上。
填写完毕后,统一到我这里来盖章(我的大拇指印)。
盖印就是一个简洁的仪式,我会默读一下学生记录的情况,对好的方面及时进行口头表扬,对出现问题的方面进行适度追问,促使学生反思。每月月底,我会利用班会课,开展一次“我的纸条我回看”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将自己当月的“成长记录条”从档案袋里取出,大声念出好的表现,默念不良的表现,反思自身的行为。活动后,记录着好行为的记录条仍旧放回档案袋里,记录着不良表现的记录条则直接扔至教室里的垃圾篓。
我会趁机告诉学生: “你的良好表现,大家会一直记在心里;不好的表现,在你认真反思、改正过之后,就可以忘掉了,重要的是你今后的表现。”
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使得班集体中大部分学生都斗志昂扬、干劲满满。大家在自我诊断和调整中,不断进行着自我教育和自我激励。
(2)打造“善事采集罐”,开展多元互评
在“生生互评”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多发现他人的长处,营造“你很棒,让我向你学习”的班级舆论氛围,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
为了扩大同辈影响,发挥同伴评价的优势,我在班级里设立了“善事采集罐”,用于表扬班级里的好人好事。
鼓励学生发现好人好事,从好人好事中得到启发,自己也做好事、成好人是我引导的重点。我会让学生留心观察同伴好的行为并随手把它记下来,放进“善事采集罐”,同时记下自己的感受,每周五由值周班长大声地念出本周“善事采集罐”里的内容,然后汇总到班级好事记录本上。
这样做的效果非常好:它既使倾听的学生感到很温暖,使被表扬的学生感到很骄傲,又使大家通过评价别人的善言有所成长,使班级舆论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3)玩转“观点漂流瓶”,开展民主评议
当今社会各种新奇的观点层出不穷,学生对很多问题似懂非懂,需要在辩一辩、说一说中形成正确的判断。
在我的班级里,师生之间主要通过“观点漂流瓶”来交换各自的想法。
“观点漂流瓶”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漂流使者根据班级的某一现状设计问题,写成小纸条,将它塞到瓶中,悄悄地放入一个同学的抽屉;
第二,发布漂流消息、暗号;
第三,大家心照不宣,只有在抽屉里发现了瓶子的学生将其悄悄“捞起”,打开纸条,根据纸条上的内容用跟帖回答的方式“盖楼”,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写下来,然后将纸条继续放入瓶中,放入另一个同学的抽屉;
第四,接触过“观点漂流瓶”的学生要对纸条上的内容保密,以保持瓶子的神秘感;
第五,没有等到瓶子的学生,不要四处打听,静待有缘之瓶;
第六,班会课公布大家的想法并展开讨论。
事实上, “观点漂流瓶”活动我已不是第一次在本书中向大家提及,这个活动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还有利于意见征集,解决班级“疑难杂症”。因为,瓶中的话题是开放的,能够涉及各方面的内容:
◎有班级活动方案征集,学生共同出谋划策,有时建议能达几十条之多,非常全面;
◎有针对班级某一问题和现状的讨论,群策群力,不仅有助于找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还能引导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
◎有在某位教师或学生生日之前的“密谋漂流”,写下大家的祝福,营造温暖的班集体氛围;
◎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倾诉,如学业压力、与父母之间的矛盾、青春期的烦恼等,大家都有类似的体验,写出来既是一种宣泄,也是在寻求伙伴的帮助……
“观点漂流瓶”营造了“有事大家谈”的民主氛围,既尊重了学生的想法,也有助于我及时了解班级的舆论走向。
几个创意微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的机会,使班级舆论在一种轻松、愉快、有趣的氛围下正向发展,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