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鼎甲进士数比较
1.明清鼎甲数前6名省份(据进士题名碑录统计)
A明代
表9-13 明代鼎甲数前6名省份

明代状元数最多的为南直隶省(25人)、次为浙江(20人)、再次为江西(17人);进士鼎甲总数最多的三个省依次也是南直隶省(69人)浙江省(55人)、江西省(54人),福建列第4(32人)。从上表可窥至明代时东南地区已是中国经济、文化、教育与科举最为发达的区域,无可争议。
B清代
表9-14 清代鼎甲数前6名省份

清代时鼎甲人数更向江浙两地集中,而明时鼎甲数也多的江西、福建至清代则人数大为减少,难望江浙之项背了。
2.明代状元、榜眼、探花在南直隶省内的分布
明南直隶省(含今安徽、江苏及上海)鼎甲进士共67人,内状元24人、榜眼20人、探花23人,具体分布如下:
表9-15 明代南直隶州府鼎甲分布

另有1名状元为南直隶锦衣卫籍、1名探花为南京龙江左卫籍,均为军籍,不便列入表内。如表所示,明南直隶省状元数列前三名的府是苏州府(7人)、常州府(4人)、松江府(3人);榜眼数列前三名的府是苏州府(7人)、常州府(4人)与应天府(4人);探花数列前三名的府是常州府(8人)、苏州府(5人)、应天府(3人)。鼎甲总数排在前三名的府是苏州府(19人)、常州府(16人)、应天府(8人),松江府以5人排第四,淮安府以4人排第五,徽州府、镇江府、宁国府各以3人并列第六。就鼎甲数量而言,明代镇江府在南直隶省中只居中,但应看到镇江府的辖县数在明代南直隶省内相对偏少。
3.清代状元、榜眼、探花在江苏的分布
《清史稿·地理志》载,清代江苏下辖江宁府、徐州府、淮安府、扬州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太仓直隶州、通州直隶州、海州直隶州、海门直隶厅共12个府级行政单位。前文已述,江苏(含今上海)是清代进士数及鼎甲数最多的省份,清代江苏各府及直隶州厅鼎甲数分布如何,与明代相比镇江府鼎甲数在江苏的排位怎样。兹列简表如下:
表9-16 清代江苏州府鼎甲分布

如表所示,清代江苏状元数最多的是苏州府(25人),次为常州府(7人),再次为镇江府与太仓州(均4人);鼎甲总数最多为苏州府(42人),次为常州府(21人),再次为镇江府与扬州府(均11人,并列第三),松江府与江宁府并列第四。是知清代镇江府无论是进士总数还是鼎甲数均好过明代,在清代江苏处于第二方阵的靠前位置。这除了镇江府的经济、文化及教育、科举在清代有较快发展外,同溧阳县改隶于镇江府不无关系,在清代江苏60多个县厅中溧阳进士数列于13位,应是比较靠前的。
附清代江苏(今江苏、上海)鼎甲进士姓名
(1)状元(49人)
表9-17 清代江苏状元

(2)榜眼(26人)
表9-18 清代江苏榜眼

(3)探花(40人)
表9-19 清代江苏探花

续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