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一地进士数是封建社会人才分布的重要参照物,也是一地封建教育与科举发达与否的主要指标。进士、举人等为隋唐至明清封建国家机器中行政类与教育类管理型人才的主体。镇江地处江南北沿,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若以明清时间段作考析,其进士产出数在江南州府级行政单位内居于中间位置,而在全国州府级行政单位中则列于较前方阵内。2001年出版的《京口文化》就写有明清镇江进士一节,应是涉足这一领域研究的开始。

自2002年起,本人治学主要精力一是用于系统研究地方名人家谱、族谱,整理和发掘镇江家谱文化;二是深入研究镇江科举与进士现象,并将科举文化与家谱文化结合起来。锲而不舍,乐而不疲,前后已有十二个年头。记得葛剑雄先生在《京口文化·序》中曾希望本人为“故乡镇江,也为地方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作出新的贡献”,这本书著的出版即是自己实际行动的回应。

在研究与撰写过程中,曾多次赴南京图书馆查阅大量科举类资料及方志类资料;多次赴上海图书馆查阅若干家谱、族谱等材料。这两馆阅读条件优越,查阅也较方便,帮助很大。著名学者葛剑雄应邀再为本著撰序,定会给读者带来深层思考与启发。记得2005年夏秋曾向复旦同窗朱玉龙(安徽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求教唐代科举文献的几个问题,其时他正应中华书局之邀撰写《十国春秋证补》,但仍于百忙中整理了好几页材料寄来,感人至深。担任本书责任编辑的杜怡顺老师是复旦毕业的古典文献学博士,治学精深,校审一丝不苟,保证了出版质量。多年来自己在研学中得到文友们的关心和帮助,借此一并致谢。

二零一四年一月于京口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