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比网络更多
网络对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当网络与孩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它对孩子的害处,使网络在青少年面前的益处淡化了很多。多少孩子受到了网络的毒害而遗憾终生,多少个家庭因为网络而痛苦一世。网络对于孩子的害处,“地球人都知道”。于是,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从整治环境入手,加强管理“白”网吧,彻底铲除“黑”网吧;另外,在主观上,父母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关注孩子的成长。家长要尽量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给予他们一定的依赖。在使用网络上,要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不要因为有弊端就拒网络于千里之外。家长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网络的大量信息以及易被接受的特点,发挥网络优势,引导孩子通过网络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同时,更要让孩子学会判别自己行为的对错。
阿哲的童年就不幸福。从他刚记事起,他就整天看着父母吵架,倾听着父母在他耳边种种发泄的话语——直到他的父母离婚。父母离婚后,他跟了父亲,他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吵架、发泄没有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孤独,父亲离婚后很少和阿哲交流,因此阿哲从小就养成了非常内向的性格。在他读初二的时候,阿哲迷上了网络游戏,虽然他的功课原先还不错,可迷上了网络后,他的功课一落千丈了,但上网的时候还是他最快乐的日子。
爸爸在沉闷的心情和忙碌的工作中,不知道自己怎么样才能解决儿子的问题,直到孩子后妈的出现。父亲结婚对后妈的唯一要求就是带好阿哲,父亲找的是一位有教育经验而又善良的后妈。
有一天,阿哲的计算机坏了。后妈看到阿哲呆滞冷淡的目光,而且在计算机坏了以后阿哲表现得很烦躁,后妈决定要借着这个时机拯救这个孩子。
看到孩子要上网的时候,后妈主动提出,在孩子课余陪他一起去到网吧去上网。因为后妈知道,戒除网瘾的过程是个复杂的过程,孩子会不配合,更会出现反复。阿哲要想戒除网瘾就不能碰计算机,但这里有个间隔期。这个时间对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一个星期,有的一个月。后妈遵循了教育规律,不断尝试采用各种办法,她要利用陪阿哲上网的机会,耐心地打开阿哲心中的一个个死结,最终使阿哲彻底戒除网瘾。
在和阿哲一道上网的过程中,后妈还向阿哲请教了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后妈还了解了阿哲上网喜欢做什么,喜欢玩哪些游戏;在上网时碰到一些问题时,后妈还和阿哲一起讨论,后妈进入了属于孩子的领地,和阿哲相处得很融洽。阿哲每次上完网回来,后妈都和阿哲交流,倾听阿哲的满足感。后妈没有以成人的眼光发表正误的评论,而是在观察阿哲的过程中逐步改进自己的方法。阿哲上网归来了,后妈总是做一点阿哲喜欢吃的东西。阿哲感到新的家庭很温暖,同时,有后妈的陪伴,上网的次数和时间也得到了控制。一段时间以后,后妈用爱渐渐地征服了阿哲的心。
不久,阿哲生日到了。在吹灭生日蜡烛后,后妈搬出了她刚买来的一台新计算机。阿哲没有想到后妈会给他一台新的计算机作为生日礼物,他高兴得很,在心理上似乎和这个后妈又亲近了许多。在这个时候,后妈趁热打铁,说:“这是给你的生日礼物,希望你学习、娱乐两不误。”后妈没有多说,接下来只是和孩子一道庆祝生日。
面对孩子的网瘾,后妈的策略是,先走入阿哲的生活,摸清孩子的状况,给予亲妈一般的照顾和温暖,把阿哲的心从网吧夺回来。后妈很是理解孩子,对阿哲也很有耐心。在以后的生活中,后妈已经完全走入了阿哲的生活。孩子已经感到家的温暖,偶尔孩子上网时间太长,后妈及时提醒。她还限制阿哲的上网时间,对阿哲的上网时间做了一个规定。阿哲也很听话,因为家庭的幸福温暖占据了他的心,在他心中对网络的需求似乎不似先前般那么强烈了。因此,后妈在戒除阿哲的网瘾上,她知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在实施这些措施期间不可强行禁止,否则会更糟,管了人管不住心。
给予、限制还不能完全纠正阿哲的网瘾。许多家长只懂得限制孩子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孩子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孩子新的爱好。有些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与生活,再加上父母教育方法失当,这使孩子倍感挫折与失败,于是孩子就把多余的精力用在网络上,感受学习上没感受到的那种成功。又由于孩子特殊身份的制约,孩子的言行受到许多约束,孩子内心的许多要求难以满足,而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得以发泄,使自身得以解脱——这是孩子迷恋网络的又一大原因。因此,后妈要给阿哲的比网络更多,除了限制、给予外,还要有“转移”。
在双休日,一般来说,孩子上网时间长一点都是家长允许的,虽然说是满足了孩子,但一定程度上是在加大孩子的网瘾,这也是好多父母意识不到的。阿哲后妈的做法是,叫孩子在双休日有上网以外的选择,比如郊游、看亲妈、购物等,把阿哲带到其他他感兴趣的事件中。当然,这一系列的事都要阿哲感到快乐,使阿哲觉得原来有比上网更快乐的事,这样就逐渐淡化了阿哲对网络的依赖。
后妈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使孩子走向了正轨,阿哲的精神状态也改变了很多。在以后的时间里,后妈还像朋友一样和阿哲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教会阿哲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对阿哲讲怎样正确对待计算机网络——这样的教育方式,使阿哲受益匪浅,阿哲后来以很好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面对孩子的网瘾,父母抱着非常沉重的心情来看待是不正确的。要相信孩子是会转变过来的,相信他们是懂道理的。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上网有种怕的感觉,怕孩子学坏,又怕使孩子生怨,再由怨生恨,父母就会和孩子产生一种情绪的对立,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会把孩子推向网吧。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沉迷网络无法自拔的孩子,多数是缺少关爱和满足感的。当成长的规律使孩子需要这样满足的时候,却在现实生活里无法得到这样的满足,那孩子只要在偶尔一次尝试之后,他的心就被虚拟的网络世界霸占了。你不占据孩子的心,给孩子的没有比网络更多,孩子又没有人可依赖,那么,孩子只有依赖网络。
所以,学会倾听你的孩子,让他说出心里的愿望。倾诉你的感受,只谈对事的感受,不要人身攻击;安排能发挥他特长的家庭活动,让他体会到胜利的感受;面对有网瘾的孩子,立即停止打骂,给孩子真诚和真实的夸赞,这样的夸赞也是对事不对人。这样,你给孩子的就会比网络更多,抢占了孩子心灵的那块“地盘”,教育也就会有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