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瞧不起亲戚

孩子瞧不起亲戚

孩子瞧不起其他的孩子,这使得他们的父母苦恼万分——因为孩子的表现常常使父母在其他孩子的父母面前下不来台,他们常常遇到类似这样的情况:

杜磊是个初三年级的孩子,家庭条件优越,学习成绩也很好。他还是一个手比较灵巧的人,会组装自己喜爱的玩具。但这个孩子个性很强,像个小霸王,平时在家很少听从父母的话,同学凡事也要听从他的指挥。

有一次,杜磊的姨妈带他的表弟来杜磊家做客,比他小一岁的表弟见到表哥的遥控汽车就非常喜爱,但表弟还没把汽车拿到手,杜磊就一下子把表弟推倒在地,而且脸上露出很反感的神情。

看到这一幕,姨妈和杜磊的父母都很尴尬,孩子间的不友好,使大人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其实,这不是杜磊偶尔的冲动,因为杜磊对于很多来家里的孩子,都表现得不太友好。他不会和来到家里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他的房间甚至不允许他人进入,玩具也不会给来访的孩子分享。在杜磊看来,到家来的很多孩子家是穷的、人是笨的,而自己成绩、家境都是这样好,自己根本就不值得和他们交往。

由于孩子的这份高傲,杜磊的父母得罪了不少来家里做客的朋友。

面对这样的局面,或许有的父母仅仅会觉得只是自己难堪或影响与客人的关系而已,这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有的父母还会为自己孩子的这种举动而高兴:看!我的孩子多与众不同——他清高得很呢!

但他们不知道,一个目中无人的孩子,他与伙伴之间在心理上就存在着一道交往的障碍。这种障碍使自负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这对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讲是十分不利的。面对其他孩子,他的这份“高傲”可能缘于某个方面的优秀。然而正是这样的“高傲”,使得这些孩子把自己深锁在“高傲”的心理王国里,使他们自己变得狭隘、自私,而自己却全然不知。

想想,在这样一个心理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的处境又是多么的危险。不可否认,很多优越家庭孩子的不孝、自私、势利和缺少同情心就是这样造成的,而且这种劣根在他们长大后肯定会用在年迈的亲人身上。

父母意识不到孩子瞧不起其他的孩子的严重后果,在孩子出现这些现象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办法去纠正孩子的这种心态。只是在他们感到自己下不来台的时候,当着客人的面训斥几句话,目的也只是为给客人面子和缓解自己尴尬的局面。

孩子心里是很清楚这一切的,他们明白父母不是真正地在批评自己,因为自己的行为只是“不愿意和这个孩子玩”,这不是犯了多大的错,玩与不玩是自己的自由。因此,父母这个时候的批评教育不会对孩子有任何效果。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自负的孩子很是反感“穷亲戚”的孩子。当然,这里的“穷亲戚”只是比自己家境差一点而已。孩子出现骄傲自大的坏习惯,往往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家庭,认为自己家比谁家都富裕,只看到自己家的“富裕”,看不到亲戚间的亲情。当“穷亲戚”的孩子来到家里的时候,孩子用冷落来表现反感。就是对最亲的亲戚,孩子也会很冷漠。这时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孩子有点问题,但他们只会以为两个孩子性格不合。当然,父母很想孩子间能融洽相处,于是就会这样去开导孩子:

“他是你的表弟嘛,干吗对他这样?”

“你看舅舅对你多好,你对表哥也要好,和他好好玩。”

……

这些开导是不会改变孩子态度的,因为在孩子看来,亲戚对自己好,是他们的家境不如自己家,可能是这些亲戚常常有求于自己的父母。还有,自己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境的优越。亲戚的到来,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弱自己的这种家庭优越的“优势”,他们来得越多,自己的优势就会被削弱得越快。孩子无法阻止这种局面,他只能在自己的空间里去抵制——冷落亲戚的孩子。

孩子瞧不起其他孩子的根本原因在这里,家长很难发现。其中最明显的举动是,当父母赠予亲戚财物的时候,孩子会很不高兴,有时会当着亲戚的面反对,这叫父母很是下不来台。但这在有些父母看来,也只是孩子稚气的表现,或者孩子在“维护家庭利益”。

自身没有太多优点而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最容易滋长自傲的心理。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高尚人格的榜样;在待人接物方面不能做到谦虚友善;在富裕的家庭生活中,在孩子面前总表现出骄傲情绪,孩子也会受到影响,就会变得骄纵自负。这样,孩子不仅仅会瞧不起亲戚,他会瞧不起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