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孩子的优势
孩子胆小,从心理上说是孩子自卑的一个方面,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不仅有碍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在孩子长大后也会显得胆小怕事,人更会显得懦弱。改变孩子的这种状况,最忌讳的就是用批评、斥责的语言,家长要随时随地用语言鼓励孩子去做一些事,成功了,就多加赞赏;即使不成功,也要想方设法使孩子对失败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在做事的过程中多找孩子的优点,使孩子有信心面对事情,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孩子的优势和潜能。
美国加州大学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在审视家庭教育时指出:“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矫正孩子的胆小自卑时,要多给孩子以赞赏,孩子也就会慢慢地有胆量面对困难,孩子有信心了,“胆子”就会大起来,做事就会有主见,一个能干的孩子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他的胆子很小,最大的问题是上课极少主动发言,做事情也是畏畏缩缩的。在学校里,老师曾试图改变他的这种自卑胆小的状况,老师叫他当副班长,负责班里的卫生工作,可他死活不肯。老师要求急了,他就流起眼泪来。在家里,妈妈就是叫他接一下电话,他也会拿着话筒不说话,即使说了,声音也小得很。这个孩子在家里也不太说话,看起来是很懦弱的一个人。父母对于孩子的状况已经束手无策了。
如果要改变孩子的这种状况,就要知道造成孩子这种心理的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孩子的自卑心理呢?
原来,这个孩子自幼多病,他的母亲用含着泪水的眼睛看着他长大,母亲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得太多了,因此,母亲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这就使母亲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母亲不允许孩子做错事,不允许孩子贪玩,更不允许孩子学习成绩落在别人之后。母亲完全用一个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只有在孩子表现得非常优秀时,母亲才会感到满意,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好,母亲就很生气,就用打骂、挖苦、吓唬的手段来“教育”孩子。
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期望比一般家庭的母亲高,她认为对孩子高要求,孩子也会有大的进步,取得的成就也就会更大。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带有强烈的期望,对孩子的不断要求给了孩子相当大的压力,这种影响慢慢地会使孩子在无意中学会追求完美,给自己定一个高标准。如果自己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他们不会责怪父母高压政策下的打骂逼迫,而是把失败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努力不够或者是自己的能力不行,产生了处处不如人的自卑感。
这个孩子就是这样,由于母亲的要求过严、过高,孩子常常为达不到母亲的要求而灰心丧气,天长日久形成了这样的心理:我很差,我不如别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孩子的皮肤很容易过敏,他常常把自己的脸上、头和双手抓得伤痕累累。出于对孩子的爱护,母亲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面,不让孩子跟别的孩子有太多的接触。这使孩子养成了内向的性格。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就会这样评价自己:我的身体、相貌都不如别人,我什么也做不了。
另外,他的母亲有时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常被不好的情绪所困扰,孩子常常看到妈妈在家里发泄情绪,孩子做事时总处于一种不安的情绪中。
找到了孩子自卑胆小心理的根源,再加上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就能够帮助孩子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
首先,作为母亲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过去这位母亲总是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加之这个孩子要比其他孩子的成长过程复杂得多,倾注了母亲更多的心血,孩子就应该绝对听从母亲的话。后来这位母亲认识到,要改变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友好相处。这位母亲把孩子看成是和自己平等的人,允许有缺点,允许犯错误,允许孩子失败。这位母亲知道,只有改变了自己看待孩子的观念,她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
母亲的这种改变,使孩子渐渐乐于亲近母亲了,在家里变得爱说话了。
针对孩子皮肤容易过敏的症状,母亲除了带孩子去治疗外,还教育孩子要正视自己的疾病,告诉孩子:人的疾病和人的美貌一样属于正常的表现。母亲给孩子讲贝多芬、拿破仑和霍金等名人克服自身困难的故事,这强化了孩子对自己疾病的正确认识,从这些人的事迹中孩子也获得了克服困难的经验和勇气,从而树立起了他的自信心和他战胜挫折的勇气。
孩子有很多特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发挥特长和爱好,母亲鼓励孩子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班学习。母亲还带孩子去郊游,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母亲和孩子也加深了交流……这些活动充实了孩子的生活,同时又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快乐中找到了自我,并逐渐抛弃了自卑。
在面对孩子的不足时,母亲也是用赞赏的态度来鼓励孩子。
母亲所有的教育效果,在不久就得到了显现——孩子在初三的一次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太理想,回来后他很郁闷地对母亲说:“我计算了一下自己在全校的排名,可能我这次上重点高中有点悬。”
这时的母亲并没有像往日那样一味地去责怪孩子,而是马上说:“我的儿子是百里挑一的。”孩子不解,母亲就给孩子算了一笔账:
“你小学毕业时全市有15万人上初中,但只有1200人上了你现在的这所重点试验初中,你的成绩在班里也是中上等的,这样算下来不是百里挑一吗?”
孩子听了很开心,一下子搂住了他的妈妈——孩子变化很大。
在孩子身上发现有胆小自卑的心理后,母亲能及时认识到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她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并采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帮助孩子,这才使她的孩子从自卑的泥潭中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