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负的人经不起失败

自负的人经不起失败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我们有了一点成功便觉得了不起,这是不可取的行为。然而如果我们为自己的成功自鸣得意时,有一个人来教训我们一番,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之幸运了。”因此,孩子因为自负而带来不幸的话,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责任。

自负是在精神与心灵上的一种盲目。自负者的致命弱点是不愿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观点。自负者不知道接受批评即是针对自己的弱点提出纠正的办法,是改变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形象的良药。

自负者的心里是满满的优越感,在一颗习惯了被欣赏与被感激的心里,自负成了理所当然的一种心态。可当自负的心被现实颠覆了的时候,带来的就不仅是脸面上的尴尬,还有人生永远的痛。就像有人说的那样:自负是自己挖掘的一个陷阱,当我们得意忘形的时候,常常堕入其中。自负的人往往自欺欺人,吞掉了苦果还要装出甜蜜的样子,自负害人,它甚至能夺走人的生命。

沈武两年前是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这所全国重点中学的。进校后,学校领导、老师,特别是他的班主任,都对他重视有加。在沈武生活的小镇,他成了镇上人的骄傲;在学校里,沈武成了全校闻名的人物,全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自负的表现也是多方面的,有的人因自负而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感觉;有的人会傲慢无礼,不尊敬长辈,瞧不起其他人在某些方面的缺陷;也有的人因自负而不爱与人说话,不爱回答别人的提问,甚至变得爱挖苦人、讽刺人。同样,面对老师的宠爱、同学的羡慕以及一些人的吹捧,沈武有了飘飘然的感觉。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从此,他变得极其自负高傲。老师的话他有时还能听进去一些,同学的话他从来就不听完,还总是借机嘲笑、贬低别的同学,对什么事都嗤之以鼻。由于他的过分自负,他没有一个朋友,当然,他谁也瞧不上眼。自负往往会导致自满,使人丧失进取心,增长虚荣心,因此他每天想着头顶上第一的桂冠,自鸣得意。他经常觉得老师讲课讲得不好而不去上课,他也从不参加集体活动。他时常沉浸于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世界里。老师为他担忧,经常劝导他要戒骄戒躁,可是他总是把老师的话当作耳边风,他自负地认为,自己这么聪明,对付考试是小菜一碟。就这样,虽然他从未在考试中掉队,但为人不容乐观。在三好生的人选中,同学们总是不选他。自己得不到三好生,他就说别人只会读死书;自己评不上优秀称号,他就说别人只会溜须拍马、笼络人心。到了高三,学校两个保送上清华的名额自然没有他的份。他只有自己参加高考——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他自负地认为,自己是省第一,我不上名牌大学还有谁能上。

于是,他自负地向全班同学宣称,他要考上全国最著名大学。从此,他学习似乎更加努力了,无奈由于心态不正,他学习起来总是力不从心。

自负心理容易使人意志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在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他的成绩突然掉了下来,这无疑是当头一棒。他看到成绩时,犹如霜打的茄子一般。

一般地说,自负者多具有某种先天优势,这使他们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因而就得意忘形、目空一切。所以王尔德说:“人们把自己想得太伟大时,正是以显示本身的渺小。”自负者习惯沉浸于虚无的胜利幻想中,他们常常因为一次成功就自我满足,眼前显现的永远是早已逝去的鲜花与掌声。他们把别人给予他们的荣誉看作理所当然,他们不能静下心来想一想如今自己都做了些什么,收获了什么。自负者总认为曾经的成功能长久,总认为别人一直会甘拜下风。所以,他们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更有甚者非但自己不思进取,还伺机嘲讽别人的努力,这种扭曲的心理,最终会给自己导演出悲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