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是罪恶之源

虚荣是罪恶之源

虚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拥有一点。但有的人懂得如何适度地表现自己的“虚荣心”,如自己能把虚荣心控制得当,那就是对人的一种礼貌,一项能为自己服务的东西。比如,在一些重要的场合,他们会把自己包装一下:衣着得体、谈吐恰如其分……这些人绝不会把这番出众当成是自己人生的全部追求,事情过后,他们依旧过回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些人只为“实在”而活着,他们不被虚荣所左右。

可是,在生活中有如一位诗人说的那样:“虚荣,虚荣,世界上由于虚荣引发的惨烈竞争,是最不幸最恶劣的事。”人们因虚荣而给生活带来不幸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虚荣的人永远保持虚荣的心态也随处可见,我们现在所说的孩子,在虚荣这方面并不是一个例外的群体。因此,凡虚荣的孩子,总有一天,会和他周围的人发生冲突,有的最后会一败涂地。虚荣虽然可以自欺欺人,但它欺骗不了生活。虚荣是对生活阴暗面的一种掩盖心理,但生活是真实的,想掩盖它只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痛苦。

张某是上海市一所重点中学一个17岁的高三学生。刚入高中的时候,他学习很好,为人也很热情,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还多次成为学校的三好学生。

可在高二那年,他慢慢地发现,有些同学不再像以前那样围靠在他周围了,而是喜欢和身穿名牌服装、装扮时尚的同学在一起。张某因此渐渐地感到失落和沮丧,他不甘心失去往日前呼后拥的“风采”,他需要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张某陷入了这种无法摆脱的虚荣之中,于是,张某一旦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他就会感到身价暴跌。这时候,张某就开始在着装上追求着时尚,以此希望再次得到同学的“认可”。但是他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虽然家里已经尽最大的能力满足他的一些要求,但他还是感到自己不能在穿着上被其他同学羡慕。

如果有这样一种虚荣心,那么,人生就注定会有许多痛苦和挫折。张某沉浸在这种被同学“抛弃”的痛苦当中,没有人来开导他,父母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变化。就在高三快结束的一天,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因为虚荣往往会使一个人痛苦不堪甚至变态,它是一个人走向罪恶的动因,当虚荣心极度膨胀时,它就会使人有危及他人的恶行。

他想,经济决定一切。于是,他决定对住在该城市某小区三楼的一家女主人邢某下手。他了解到,她在银行营业部工作,每天21:30分左右回家,那时,邢某住的整栋楼外就没什么人了。那天下午,他带了一把水果刀,事先躲在这栋楼的四楼楼梯口,看到邢某从楼下上来,他装作下楼,等邢某从他身边走过的时候,他突然迎上去,一只手扼住邢某的脖子,另一只手抢夺邢某手中的包,邢某马上反抗并呼救,张某担心自己罪行败露,在慌乱中掏出凶器向邢某身上连连乱刺,看到邢某倒在血泊中,他才夺路而逃。随后张某逃入附近的一个公园里被警察抓住。受害人邢某因伤势过重导致终生残疾。

张某因为自己的虚荣心,才以暴力手段强行劫取受害人邢某的财物,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抢劫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抢劫致人重伤的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但考虑到张某犯罪时未满18周岁,按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毫无疑问,张某的人生毁在了自己的虚荣心上。事后很多人在评价这件事时,往往只把焦点放在这个孩子身上,而忽视了父母教育的失误。如果他的父母能及时引导孩子,使孩子从虚荣中解脱出来,事情可能就不会这么糟糕。

孩子的虚荣心从表面上也不难看出,有人会觉得虚荣心就是面子上的功夫,其实不然,这里面充满了很多玄机。

虚荣心在生活中会给孩子一种心理上的暗示,在不知不觉中,它能给孩子锁定生活的目标。于是,虚荣心强的孩子,在确定生活的目标时,就不太会客观考虑实际的需求,而首先想到的是面子,就是要做给他人看。他们要的是面子,而不会踏踏实实地去生活和学习。所以这样的孩子往往性格浮躁,与人说话交流时缺乏诚恳,让人觉得他实际上是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封闭起来的,在表面热情之下,你也可以感觉到孩子的心离你很远。

虚荣心强的孩子活得很累,嘴上不饶人,内心却极度自卑。他们说话做事会做作,在看似一板一眼的言行后边,还隐藏着对自己的一种深深的不信任,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惶恐。因为他们在做事时有达不到目的时的恐慌,或达到目的后又怕失去的担心害怕。所以,虚荣心强的人永远活在强烈的不安中。

虚荣心强的孩子喜欢傲视他人,他们会负面地讽刺、挖苦、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因为其他孩子的成就会让他觉得自卑,即便他与这个人毫不相干。为了克服自己内心的强烈自卑,这种孩子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贬低、诋毁他人。这就解释了虚荣心强的孩子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仇恨与他毫不相干的人,尤其是那些有所成就的人。虚荣心强的孩子听不得、容不得大人的意见,因为他人的不同意见会被他当作对他的挑战,虚荣心强的孩子会因此做出强烈的负面反应。在生活中,有时人们往往不理解为什么有的孩子在一件小事上大吵大闹、大做文章,对他人揪住不放,其事实是别人的话点到了他的要害,而虚荣心强的人是不愿意去面对生活的真实的。

因此,作为家长,要知道孩子的虚荣心一旦形成,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引导开化,伴随孩子的就会有很多不良的心态、习惯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