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信过了头
有个成语叫“矫枉过正”,用它来形容现在父母对孩子教育时所犯的过错再恰当不过了。对于孩子的教育,就像在使用一个天平,当它失去平衡的时候,我们就要向一边添加砝码。在现实中对孩子的教育,由于父母向一边添加的“砝码”过多,“天平”就会出现新的不平衡。比如,很多父母想让孩子不要有自卑的心理,就去大力赞扬鼓励孩子,而这期间不会对孩子有半点批评,长此以往就会使孩子养成自负的性格;当父母在矫正孩子的自负性格时,往往又会极力地去批评,这样常常又会使孩子养成自卑的心理。父母在这种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是花尽心思、费尽心力,但结果是效果没得到,却使孩子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当他们的孩子不如他们的意的时候,他们只会长叹一声:孩子被我“惯”坏了!
所有对孩子的教育都需要一手软一手硬,因为对孩子需要积极性和限制性两方面的结合。众所周知,对孩子过于严厉的管教,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就容易被扼杀,还会破坏孩子的自尊和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放任孩子虽然能使他的个性充分发挥,但父母又有“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的担心。然而很多做父母的总是处于两难选择之中,在对孩子“自信”的培养中,难以在奖励和管束之间把握平衡,这样很容易使孩子养成自负或自卑的性格。
常常有家长困惑:“我对儿子软硬兼施、恩威并用,奖励与批评常常同在,可怎么还是不灵呢?”有这种困惑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可能是自卑的,也可能是自负的,孩子就是没有父母期望的那份自信。造成这种现象父母究竟错在哪里呢?
我们不难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打洗脚水的时候,要想盆里的水有个适宜的温度,就要有用冷热水调兑好温度的能力。水太烫或太凉,我们加适量的冷水或热水来调和温度,这样洗脚才会舒服。如果一个人没有用冷热水调兑好温度的能力,他加热水会使水太烫,加冷水时又会使水太凉。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时就是这样,喜爱孩子的时候,把他当作“小皇帝”,含嘴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明知孩子做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们也会大加赞赏。这样的父母放大了孩子的能力。而一旦孩子犯了错,自己又恰恰不高兴的时候,他们则是严厉批评甚至打骂孩子。这样,根本不会使孩子有一个“合适的温度”。
这样的教育方法,就是矫枉过正。一位妈妈正在教她刚上学前班的儿子数数,她伸出3个手指头,对孩子说:“仔细数数,妈妈这只手究竟是伸出了几个手指?”那孩子缓缓地抬起头,涨红了脸,盯着妈妈的3个手指,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说:“4个。”
面对这样的结果,引来妈妈大声的训斥:“4个?我的天啊!这是3个!”然后接着可能就是一连串的羞辱之辞。难以想象这样得不到父母鼓励的孩子,怎么会拥有健康自信的心态。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开始就没有一个准则,处罚起来也就没有原则性。有时候会因为孩子一时犯错或不小心酿成意外而重重地处罚孩子,这样就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赞成适度地管束孩子,父母绝对不可以把自己的沮丧和不安发泄在孩子身上。家长在苦恼自己教育没有效果的时候,应该想想在批评孩子时,有没有因为自己心情不好而拧他的耳朵?有没有在别人面前用不尊重的方式羞辱孩子?如果有,这样孩子哪还会有自信可言?恰恰惩罚是由大人来定位的,对错也是从大人的角度进行评判的,是大人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孩子头上,它是不承认孩子自身权利的一种方式。惩罚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愤怒与怨恨,从而导致更大的冲突。
管教孩子不等于惩罚孩子,赏识孩子也不等于放任孩子。因此,我们赞同合理的管教,但不提倡无原则的赞扬。对孩子合理的自信的培养,并不只是一味地赞扬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会不断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因此,在教育孩子时,还需要掌握赞扬的“度”。
所以,在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时候,我们要合理地管束孩子。什么叫管束,管束就是对孩子进行管理和束缚。合理的管束,就是把握教育孩子的“度”。 对孩子无论是奖赏或惩罚,都应有同样的程序和原则。作为家长,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合理的管束”,然后才可能实施真正有效的管教,才能在奖励与惩罚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不至于使孩子自卑,也不至于使孩子自负。
合理的管束,前提是事先设定好的合理的界线,以制度和规定方式确定下来,这些规定应该在孩子违反之前就讲清楚,一定要让他清楚地知道父母的期待和理由。
当孩子的举动已经表现出来了,父母也看到这样的行为了,做父母的就要先加以辨识这种行为是否在奖赏和惩罚的范围内,是否应该受到奖赏和惩罚,这样就可以保证他们的尊严不会受到伤害。如果父母抱怨自己管束不了孩子,那就说明在管束孩子的时候,他们没有很好地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无论孩子听没听你的要求,你都没有进行相应的奖励与惩罚,使孩子觉得父母的话听不听都是一个样。
因此,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当对孩子进行管束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提的要求将是伴随着惩罚和奖赏的。
如果孩子在家里接受并且听从管理,那么他们在离开家庭后,就能够融入更广阔的外面世界中去;如果那些规定得到了遵从,那么父母就能更科学地运作自己的教育方法,并且培养好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