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

006 柴胡桂枝汤

古代伤寒病的常用方,传统的调和方。适用于消瘦、寒热往来、腹痛、关节疼痛为特征的疾病,病程长、反复发作、体表症状多是其方证特点。

【经典配方】桂枝(去皮)、黄芩各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146)心腹卒中痛者。(十)

【推荐处方】柴胡20g,桂枝10g,黄芩10g,人参10g或党参15g,炙甘草5g,姜半夏10g,白芍10g,大枣15g,生姜10g。以水7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方证提要】往来寒热、关节疼痛、外证未去者,或心腹卒痛者。

【适用人群】消瘦,营养状况较差,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病情复杂,表现多样,如低热反复者;自汗、恶风、关节疼痛、身体刺痛者;皮肤风团、丘疹、红斑者;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直肌痉挛者;失眠、心悸、头痛者等。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发热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炎、肺结核、胸膜炎、疟疾、斑疹伤寒、恙虫病、登革热、肝炎、产后感染发热。

(2)腹痛类疾病,具有突发性、痉挛性的特征,如消化道溃疡、胆石症、肠易激综合征、癫痫等。

(3)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症等。

(4)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花粉症等。

【加减与合方】

(1)过敏性疾病,加荆芥10g,防风10g。

(2)腹泻、口渴、浮肿者,合五苓散。

【注意事项】羸瘦、唇红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