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小建中汤

064 小建中汤

经典的理虚方。具有解痉止痛功效,适用于以消瘦、慢性腹痛、大便干结为特征的虚弱性疾病。

【经典配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1],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胶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腹中急痛。(100)心中悸而烦者。(102)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六)男子黄,小便自利。(十五) 妇人腹中痛。(二十二)

【推荐处方】桂枝15g,生白芍30g,生甘草10g,生姜15g,红枣30g,饴糖30g。以水700mL,煮取汤液300mL,将饴糖溶入药液,分2~3次温服。

【方证提要】消瘦,乏力,腹中痛,心中悸而烦,或衄,或手足烦热,或失精,或咽干口燥者。

【适用人群】体形消瘦,年轻时皮肤白皙而细腻,中年以后皮肤干枯发黄,头发黄而细软、稀少;脉缓无力,心率不快;舌质柔嫩,舌苔薄白;易饥饿,食量小,好甜食;性格比较开朗,但易烦躁,易激惹,特别在饥饿时;易疲劳,肢体易酸痛等,易心悸、出汗;易腹痛、大便干结,甚至如栗状。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慢性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下垂、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神经症、慢性腹膜炎等。

(2)以便秘为表现的疾病,如习惯性便秘、婴幼儿便秘、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冗长、巨结肠病等。

(3)以消瘦、面色黄、食欲不振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黄疸等。

(4)以腹痛、紫癜为表现的疾病,如过敏性紫癜。

(5)以消瘦、乏力为表现的疾病,如低血压、低体重、低血糖、贫血、失眠症、神经症等。

(6)以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如消瘦女性的乳腺小叶增生疼痛、痛经等。

(7)以消瘦、面色苍白为表现的疾病,如小儿的低体重、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贫血、神经性尿频、头痛等。

【加减与合方】

(1)面色黄、肌肉松弛、浮肿貌者,加黄芪15g。

(2)食欲不振、面色憔悴者,加人参10g或党参15g。

(3)面色黄、皮肤干燥,或痛经,或产后瘦弱,加当归15g。

【注意事项】

(1)肥胖者慎用。

(2)血糖高者,可适当减少饴糖用量或不用。

(3)部分患者服用本方时,可出现肠鸣、腹泻等症状,可减少白芍的用量。

(4)本方饴糖,不可或缺,也不宜用蜂蜜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