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 下瘀血汤

069 下瘀血汤

本方为古代下死血、下死胎的逐瘀破结方。适用于以小腹疼痛明显、结块拒按、便秘结、舌质黯紫、脉涩有力为特征的疾病。

【经典配方】大黄二两,桃仁二十枚,䗪虫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为四九,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顿服之。新血下如豚肝。(《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病人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十六)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亦主经水不利。(二十一)

【推荐处方】制大黄10g,桃仁15g,地鳖虫15g。以水300mL,黄酒2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次温服。或三药共研细末,加白蜜1汤匙,黄酒250mL,煎后连滓服之。

【方证提要】产后烦满、少腹痛、口干燥而渴者,或经水不利者。

【适用人群】两目黯黑,皮肤干燥,小腹部充实,或有疼痛,大便秘结;舌质青紫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脉来有力。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漏下、闭经、腹痛为特征的妇产科疾病,如产后恶露不净、产后腹痛、胎盘残留、不全流产、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功能性出血、痛经、盆腔炎、输卵管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症等。

(2)以腹痛、便秘为表现的盆腔部外科疾病,如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导致的癃闭、肠粘连、阑尾脓肿等。

(3)以烦躁不安为表现的脑病,例如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躁狂症、产后感染性精神病(蓄血发狂)、精神失常、狂犬病等。

(4)顽固难愈的其他疾病,如顽固性呃逆、肝炎肝硬化、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

【加减与合方】

(1)闭经,加水蛭10g。

(2)月经不畅,加桂枝15g。

(3)漏下不止,合桂枝茯苓丸。

【注意事项】服药后可能出现或便血、或尿血,或阴道内血块或膜样组织流出。


[1]《金匮要略》中本方甘草为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