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炙甘草汤
古代的止血、强心、强壮剂及急症用方,经典的滋阴方。具有抗心律失常、耐缺氧、改善贫血等作用,适用于以羸痩肤枯、贫血、脉结代、心动悸为特征的疾病和虚弱体质的调理。
【经典配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金匱要略》)
【经典方证】伤寒脉结代,心动悸。(177)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六)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七)
【推荐处方】炙甘草20g,人参10g或党参15g,麦门冬15g,生地黄15~30g,阿胶10g,肉桂15g,生姜15g,火麻仁15g,红枣60g。以水1200mL,加入黄酒或米酒250mL,煮取汤液300mL,化入阿胶,分2~3次温服。汤液深褐色,味甜稍辛。
【方证提要】消瘦肤枯,贫血貌,短气,胸闷,咳嗽声嘶,心动悸,脉结代者。
【适用人群】羸瘦,肌肉萎缩,皮肤干枯,面色憔悴,贫血貌,舌淡红、舌苔少,脉细弱不齐;精神萎靡,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干结;大多有早搏或房颤等,心悸气短、血压低;多见于大病或大出血后,或高龄,或营养不良者,或极度疲劳及肿瘤化疗后的患者。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出血性疾病,特别是创伤性大出血、子宫出血、便血、尿血导致贫血者。
(2)以消瘦、贫血为表现的疾病,如食道癌、胃癌、肾癌、口腔癌等癌症晚期出现恶病质或肿瘤放化疗后体质极度虚弱者。
(3)以心律失常为表现的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4)以咳嗽、气短为表现的疾病,如肺癌、喉癌、肺气肿、肺心病、肺结核等。
(5)以营养不良为特征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糜烂、口腔癌等。
【加减与合方】
(1)心悸、动则气促者,加龙骨15g,牡蛎15g。
(2)食欲减退者,加山药30g,砂仁10g。
(3)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10g。
【注意事项】
(1)服用本方若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不适感,可减少服药量,或一剂药服用2~3天。
(2)服用本方同时,应加强饮食营养,多吃含有胶质的动物食品。
(3)本方能增加体重,肥胖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