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 温胆汤
古代的壮胆方,传统的清热化痰和胃方。有镇静、抗焦虑抑郁的作用,具有化痰理气、清热和胃的功效,适用于以恶心、呕吐、眩晕、心悸、失眠、易惊等为特征的疾病。
【原书配方】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炙)一两,茯苓一两半。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原书方证】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卷九)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详,或异象惑……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卷十)
【推荐处方】姜半夏15g,茯苓15g,陈皮15g,生甘草5g,枳壳15g,竹茹10g,干姜5g,红枣15g。以水8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方证提要】虚烦不得眠,易惊恐,多噩梦,易精神恍惚,焦虑不安;易恶心,头晕,短气,心悸,乏力,自汗,饮食无味,脉滑者。
【适用人群】体形偏胖,皮肤油腻有光泽,圆脸居多;眼睛大而明亮,有光彩,眼神飘忽不定;易出现幻觉,睡眠障碍,多恶梦;易惊恐,大多有恐高症;常有胸闷、心悸、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常有恶心、呕吐、抽动、痉挛、晕车、晕船、眩晕、头痛、恍惚、焦虑等。发病与过度惊恐、突发性事件过多、工作与生活压力过大有关。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惊恐不安为表现的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等。
(2)以抽动痉挛为表现的疾病,如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帕金森病等。
(3)以眩晕、幻觉、失眠为表现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病、眩晕症等。
【加减与合方】
(1)肌肉痉挛、抽搐者,加全蝎5g,蜈蚣10g。
(2)焦虑及腹胀者,加栀子15g,厚朴15g。
(3)精神恍惚、百般无奈而脉不滑、舌不红者,加酸枣仁30g,知母15g,川芎15g。
(4)胸闷烦躁、失眠、心率快者,加黄连5g。
(5)嗜睡、面黄、脉缓、乏力者,加麻黄5g。
(6)头痛、眩晕、抽动者,加天麻10g。
(7)腹胀、咽喉异物感者,合半夏厚朴汤。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