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黄芪汤

018 防己黄芪汤

古代治疗下肢肿的专方。适用于以下肢浮肿、膝关节疼痛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经典配方】汉防己四两,甘草二两,黄芪五两,生姜、白术各三两,大枣十二枚。上六味,㕮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服了坐被中,欲解如虫行皮中,卧取汗。[1](《备急千金要方》)

【经典方证】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二)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十四)

【推荐处方】粉防己20g,生黄芪30g,白术15g,生甘草5g,生姜15g,红枣20g。以水6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汤液色淡黄,味稍甜。

【方证提要】身重,浮肿,汗出,腰腿难以屈伸者。

【适用人群】形体偏胖或肥胖,肤色黄黯或黄白,皮肤湿润,肌肉松弛,腹大而松软,臀腿松坠,易浮肿,下肢尤其明显;易出汗,腋臭多见,夏天湿热时症状易发。易口渴,小便少;腰膝踝关节疼痛,走路困难,常被检查出骨质增生等;中老年女性多见。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浮肿为表现的疾病,如特发性水肿、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2)以下肢关节肿痛为表现的疾病,如变形性膝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痛风等。

(3)以多汗为表现的疾病,如单纯性肥胖、狐臭、汗臭、黄汗等。

(4)以乏力、多汗、浮肿为表现的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等。

【加减与合方】

(1)气喘胸满、浮肿明显者,加麻黄5~10g。

(2)腹痛者,加白芍30g。

(3)心悸、舌黯,加桂枝15g。

(4)下肢疼痛者,加怀牛膝30g。

(5)血脂高者,加泽泻30g。

(6)头晕头痛、腰腿无力者,加葛根30g。

(7)口渴、汗多者,合五苓散。

【注意事项】

(1)防己有汉防己、广防己之分,本方宜用汉防己,即防己科多年生藤本植物粉防己的根,饮片名粉防己。广防己含有易导致肾功能不全的马兜铃酸,不宜使用。

(2)黄芪、防己的用量宜大,应在30g以上。

(3)浮肿者,甘草的用量不宜超过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