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连翘汤
近代日本汉方流派一贯堂医学的经验方,是青年人腺病体质的调理方。有散风理气和血、泻火解毒的功效,适用于以红、肿、热、痛为特征的头面部炎性疾病和热性体质的调理。
【原书配方】荆芥、连翘、甘草、薄荷、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子、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防风、枳壳(实)各1.5g,柴胡、桔梗、白芷各2g。水煎,每日三服。(矢数道明《新版汉方后世要方解说》)
【原书方证】多用于青年期腺病体质所发的疾病。一般肤色浅黑色,有光泽,手足心多油汗,好发鼻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慢性副鼻窦炎,以及肺结核早期、面部毛囊炎、鼻衄等。其人腹肌和脉象多紧张。
【推荐处方】荆芥15g,连翘30g,防风15g,柴胡15g,桔梗10g,白芷10g,枳壳10g,生甘草5g,薄荷5g,黄连5g,黄芩10g,黄柏10g,山栀子10g,生地黄15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以水15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饭后温服或每剂服用2~3天。
【方证提要】头面部红肿热痛,或皮肤红肿、瘙痒异常者。
【适用人群】青年人多见,形体中等或偏瘦,面色潮红或红黑,或浅黑色,也有白里透红者,有油光,头发乌黑油亮,唇红饱满,咽喉充血,舌红;胸胁部有抵抗感或压痛,腹肌较紧张,容易烦躁、焦虑或抑郁,容易失眠或嗜睡、头痛头昏、乏力怕冷等,入冬则手足易冷,入夏则手心热;易患痤疮、咽痛、扁桃体肿大、鼻塞流浊涕、疱疹、口腔溃疡、牙龈出血、鼻衄、耳聋耳鸣、淋巴结肿大、皮肤瘙痒、晨僵等病症;女性多月经周期短,量中等偏多,黏稠有血块,带下黄,痛经,易患宫颈炎、宫颈糜烂、阴道炎等妇科炎症,男子多见汗多汗臭、脚癣。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局部红肿热痛为表现的疾病,如痤疮、荨麻疹、毛囊炎、湿疹、皮炎、多形性红斑、口腔溃疡。
(2)头面部的化脓性炎症,如急慢性中耳炎、酒渣鼻、急慢性上颌窦化脓、鼻炎、鼻窦炎、急慢性扁桃体炎。
(3)肺部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炎。
(4)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5)妇科的炎症和出血,如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糜烂、月经过多、子宫肌瘤、免疫性不孕等。
(6)淋巴结肿大性疾病,如淋巴结炎、肿瘤淋巴结转移等。
【注意事项】
(1)本方苦寒,食欲不振者及年老体弱、脸色发青、眼圈发黑者慎用。
(2)本方可能导致肝损害,故肝功能异常者忌用;使用本方2个月以上时,应检查肝功能。
(3)本方不宜长期大剂量服用,症状缓解后,可逐步减量。
(4)少数患者服用本方有胃部不适感,可减量并饭后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