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 五积散

060 五积散

古代五积病的专方。以治气、血、痰、饮、食五积之意而名,有解表、温中、除湿、祛痰、消痞、调经等功效,适用于以恶寒、无汗、身痛、呕吐、腹胀及月经不调为特征的疾病和寒湿体质调理。

【原书配方】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芍药、半夏(汤洗七次)各三两,陈皮(去白)、枳壳(去瓤,炒)、麻黄(去根节)各六两,苍术(米泔浸,去皮)二十四两,干姜(img)四两,桔梗(去芦头)十二两,厚朴(去粗皮)四两。上除肉桂、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一十三味同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末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书方证】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而不通。

【推荐处方】生麻黄15g,肉桂10g,甘草5g,苍术40g,厚朴10g,姜半夏10g,陈皮15g,枳壳15g,茯苓10g,桔梗15g,白芷1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干姜10g。以水15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也可按原方比例做成袋泡剂,沸水泡服或煎服,每服20g,每天2~3次。

【方证提要】面黄黯,苔白腻,身体困重,腹胀腹泻,头晕,咳痰,或月经不调者。

【适用人群】体形偏胖或壮实,面色黄黯,皮肤干燥粗糙;身体困重,恶寒不易出汗,关节痛,面部易有痤疮;舌苔白腻,恶心呕吐、腹中气多,腹冷痛,大便不成形或腹泻;或头痛眩晕,或失眠多梦,或咳喘多痰;女性多月经后期或闭经。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以腹胀、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疝气等。

(2)以身体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腰痛、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风湿病等。

(3)以恶寒、无汗为表现的疾病,如感冒、空调病、扭伤、冷症等。

(4)以月经不调为表现的疾病,如月经后期、月经稀发、闭经、痤疮、肥胖、带下、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注意事项】

(1)服本方后宜避风寒,忌生冷,取微汗为佳。

(2)本方因含有麻黄,不宜空腹服用,空腹服用容易出现心慌、发汗、虚弱感。

(3)本方温燥,形体消瘦、心烦口渴、唇舌黯红者慎用。

(4)部分患者服用后可能出现睡眠不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