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大青龙汤

012 大青龙汤

古代伤寒病的发汗峻方。适用于以发热、无汗、烦躁为特征的发热性疾病及皮肤病等。

【经典配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1],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一服汗者,停后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经典方证】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img,此为逆也。(38)病溢饮者。(十二)

【推荐处方】生麻黄20g,桂枝10g,炙甘草10g,杏仁15g,生姜15g,大枣20g,生石膏50g。以水900mL,先煎麻黄20分钟,再入他药,煮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得汗停服。

【方证提要】发热恶寒,无汗而烦躁,脉有力者。

【适用人群】体格强健的中青年,肌肉发达,皮肤粗糙黝黑或黄黯,面部有轻度浮肿貌;发热恶寒,烦躁,身疼痛,皮肤发烫干燥;脉轻按即得,按之有力,心肺功能健全。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病毒性感冒、肺炎、急性肾炎、急性结膜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汗腺闭塞症、空调病等。

【注意事项】

(1)本方发汗猛烈,年老体弱、产妇、久病、大病患者,或心功能不全、失眠、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低热者,均不宜使用。

(2)误服大青龙汤导致的心悸、多汗、虚脱等,可用真武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等救治,或饮用甘草红枣生姜红糖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