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 四逆汤
古代霍乱病急救方,经典的回阳救逆剂。具有强心、升压、抗休克作用,适用于以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特征的急危重症。
【经典配方】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伤寒论》)
【经典方证】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91)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92)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225)少阴病,脉沉者。(323)少阴病……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324)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353)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354)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372)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388)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389)
【推荐处方】制附子15~30g,炙甘草10g,干姜10g。以水600~800mL,先煎附子30~60分钟,再入他药,煮取汤液200mL,分2~3次温服。
【方证提要】脉微欲绝,四肢厥逆而恶寒,下利清谷不止,腹胀满者。
【适用人群】面色多晦黯、苍白或黯黄,精神萎靡,面带倦容,目睛无神,眼泡易浮肿,唇色黯淡干枯;肌肉松软,按之无力,皮肤多干燥,缺乏光泽;舌质淡胖而黯,多有齿痕,舌苔白厚,或黑润,或白滑;平时畏寒喜暖,四肢常冷,尤其下半身冷为著,易疲倦,好静恶动;大便常稀溏不成形,小便清长,口不干渴,或渴不多饮,或喜热饮等;脉沉细微。
【适用病症】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
(1)各种休克,如失血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2)心功能不全或衰竭者。
(3)肾功能不全者,如慢性肾炎、尿毒症等。
(4)肝功能不全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等。
(5)腹泻不止导致脉沉者,如急性胃肠炎、霍乱、慢性腹泻等。
【加减与合方】
(1)黄疸晦黯,加茵陈蒿30g。
(2)心功能不全、心悸、舌黯者,加肉桂10g。
(3)呕吐、腹泻、食欲不振、脱水者,加人参10g。
(4)吐血、便血、皮下出血者,或心下痞者,合泻心汤。
【注意事项】
(1)附子有毒,为减毒增效,一是久煎,超过15g时需要煎煮30分钟以上,30g时必须1小时以上;二是与干姜、甘草同煎。
(2)面色红润、口臭声粗、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脉数滑有力、舌质红瘦、苔焦黄或黄腻者,慎用本方。
(3)身体瘦弱者、老人、儿童,附子用量不宜盲目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