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生活等于快速消耗你的健康
有的人退休后,想把以前想做但因工作忙没时间做的事都放在晚年去实现,想以此过一个精彩的晚年,不让人生有遗憾。于是便像以前工作一样把退休后的生活内容计划得满满的。
我看到过一位老工程师退休后的日常生活安排表,他一项一项地列清楚每天活动内容和时间的长短,压在茶几玻璃板下:
(1)6:00起床,去公园打太极拳
(2)7:00吃早饭
(3)7:30买菜
(4)8:00看报、读书
(5)9:00去某某理疗中心做理疗
(6)9:45学跳交谊舞
(7)11:20回家做午饭
(8)13:00午睡
(9)14:00去老年绘画班学绘画
(10)16:00去老年活动中心下棋、聊天
(11)17:00去幼儿园接孙子
(12)18:30饭后散步
(13)19:30看电视
(14)21:00练二胡或画画
(15)22:30休息
此外,还有每周末参加老年人自行车慢骑运动和周日爬山活动。
从这个列表可以看出,这位老人退休后的生活还是蛮丰富多彩的,可以说很有质量。但进一步想想,就会发现这种严丝合缝的安排,似乎把生活弄得太紧凑了,每天的内容相当丰富,无形中把生活变成赶场子一样,势必处于一种忙碌的快节奏中。长此以往,难道不累吗?
果然,当我两年后再去看望这位老工程师,他那张紧凑的每日安排表已经不见了。听他老伴说,自从老先生得了一场病后,就没有富足的精力每天做那么多活动了,病愈后身体还不错,现在也就是每天坚持晨练,然后跟老友们下下棋、聊聊天,兴致来了拉拉二胡而已。老先生红光满面,爽朗健谈,看起来也毫无病态。
这就对了!老年人的生活节奏还是慢点好。这位老工程师退休前是一位在工作上雷厉风行的人,做事果断,人也很性急。有很多这样曾经在工作上比较出众的人,退休以后,对生活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和规划,不自觉地像对待工作一样给自己制定退休生活计划,要求“按时按量”完成。并且由于感到人入黄昏,人生已过去大半,想做而没有做的事一定要抓紧去做,不知不觉把自己的生活内容排得满满的,于是难免把自己置于一种快节奏的生活之中,这实在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因为这样的生活尽管丰富充实,但过快的节奏甚至比退休前的工作更易让人疲累,因为它内容零散繁多,进程紧凑,这实在是有违老年修身之道。老年人的身心机制恰恰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快节奏生活,老人需要的是“慢”,人生的大半部分已经匆匆走过来了,现在需要是放慢脚步,细心品味。
我们知道,科学的跑步运动是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直到停止。人生也是如此,孩提时阳光灿烂的我们,生活节奏其实也挺“慢”的,因为孩子的生活内容简单,没有太多步骤安排(如今一些家长给孩子安排许多课外培训另当别论),我们也常常觉得儿时的时间过得缓慢;青年及中年后,我们便进入了一段漫长的忙碌时期,这段时期也总令人感觉岁月匆匆;老年的时候,便须要再次慢下来了,慢慢品尝沿途的风景,时不时地回首过去。
这是人的一生中正常的生理变迁过程。可惜很多老年人不懂得这一点,有的人一辈子性急如火,到老来做事仍然风风火火,并引以为优点,却不知对身体造成的隐患已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