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利用每天的闲暇做一点养生操

3.不妨利用每天的闲暇做一点养生操

爱尔斯金使用闲暇的诀窍就是充分利用每天的“时间碎片”,哪怕只有五分钟时间也不放过,长年累月,积少成多,便做出了相当的成绩。人到老年,大多不再为工作、生计奔忙,看起来余闲颇多,但由于人生已临黄昏,其实时间更为宝贵,即使是生活中几分钟的碎片时间,也不妨象爱尔斯金一样利用起来,做一些或怡情养性或修身健体的小活动。

下面介绍一些不用占据多少时间,可以随时在每天的“时间碎片”中进行的养生操。

一、揉腹操

揉腹养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现代医学认为,经常揉腹可增加腹肌和肠平滑肌血流量,增强胃肠内壁肌肉张力及淋巴系统功能。可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并保持精神愉悦,有助睡眠。经常揉腹对肾炎、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也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每日揉腹10分钟,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具体做法是: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 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 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转速要慢而匀,呼吸自然,精神集中,不要光注意手掌,还需注意腹内、脊骨,同时可将腹部微收,以增加对五脏六腑的按摩作用。

但要注意的是,揉腹不能在过饱或过饥的状态下进行,而且要排空小便。当腹内有急性炎症或恶性肿瘤时也不能进行。

二、捶背

中医认为,人体的背部是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而且五脏六腑皆系于背。背正中的脊柱是督脉必经之地,脊柱旁是膀胱经,有抵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但是当人体逐渐衰退时,风寒之邪最易侵入人体,背部往往首当其冲。背部受寒,易致心肺受寒邪,可诱发冠心病、气管炎、肺炎、哮喘等,还可引起旧病复发或加重。

所以老年人在每天的短暇间隙中,可用保健锤多捶捶背。捶背没有什么技巧,从上到下,反反复复,时长任意。长此以往,既利用了“时间碎片”,无须额外安排时间,又可促进经络通畅,增强抗病能力,是一种十分有益的健身小动作。

三、下蹲吐纳

吐纳导引是我国古代人民为了对抗疾病、延缓衰老而创立的自我锻炼的方法,即通过吐纳导引排毒去浊,吸进清气,达到养生的目的。《吕氏春秋》记载,早在 4000 多年前的唐尧时代,“民气郁瘀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导引排毒由此而生。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肺内有大量的肺泡,成人肺泡总数可达7.5 亿之多,这些肺泡上布满了毛细血管网。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携带着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肺泡的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即留下二氧化碳,带上吸入的氧气,再输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可见古人以意念将吸入之气送入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吐纳之术,也不是毫无道理。

下蹲吐纳是一种简单易行,可随时进行的健身小操。当你正在煮饭,做不了其他事,或者看书报,看电视累了,都可以利用哪怕短短的三五分钟时间进行。

做法:双手叉腰,双脚与肩同宽,两眼平视,屈膝缓缓下蹲,脚跟离地,重心落在脚尖上,同时口中念“哈”字,将腹中浊气吐出,起立时吸气,意守丹田,意想自己已经把新鲜空气吸入丹田。运动宜缓,周而复始,也可用半蹲姿势,反复30 次左右即可。

四、摇头晃脑、抓耳挠腮

所谓摇头晃脑,就是慢节奏地左右上下晃动脑袋,以头不晕眼不花为标准。所谓抓耳挠腮,就是搓揉自己的双耳,自上而下,反复50次。别看只是如此简单的两个小动作,却能刺激人体多个部位的穴道,有防病健体之功效。

摇头晃脑可以使颈椎关节及相关的血管、肌肉韧带等组织得到舒张,增加脑部供血,并减少胆固醇在颈动脉血管积沉的可能,有利于预防中风、高血压及颈椎病的发生。

中医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人体各器官均有神经末梢聚集在耳朵上。拉引、按摩耳朵能通过神经末梢对各器官进行刺激,促进血液、淋巴的循环和组织间的代谢,调节人体脏腑机理,使机体得以改善,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