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安毋躁,不妨对外界“迟钝”点
我国传统的气功养生,讲究入静,排除杂念,不受外界干扰,以作为恢复人体精气,聚集能量的方法。
外界的声、光、色、影等构成的喧嚣,对人体的能量会产生消耗,过分关注外界的刺激,会加速能量的流失。所以有时候,人对于外界的刺激反应过于敏感也并非好事,很容易让我们的心被外界所牵引而失去自我。很多人都说自己很累,但主要不是身体疲累,而是心累。之所以心累,很重要的缘故就是我们的心灵被喧嚣的外界所吸附,所操控,得不到充分的修养与复原。尤其对于老年人,不过分把注意力放在外部,适量地将心力收回自身,有利于养精蓄锐,清心提神。于是这便要求老人最好对外界的刺激“迟钝”点。这里所指的迟钝不是提倡真的要耳不聪,目不明,而是一种自我的屏蔽能力,能够把部分的心力从外界收回来,不受外界的干扰,减少外界事物对心灵的刺激,减少精气的流失。
事实上,很多耳聪目明,长于养生健体的老年人,都善于排除嘈杂的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平静。旧时许多武术名家及气功大师,都是善于屏蔽自己的耳目,保持平静的高手。反之,那些感觉器官看上去十分敏锐的老人,由于一点点外界的刺激就能干扰到他们的内心,很容易心神疲劳,消耗健康,多年以后,由于身体健康恶化,反而比常人更容易变得眼花耳聋,感官迟钝。那时候的迟钝是真迟钝,是身体老化病态的结果,绝非本节提倡的可自我掌控的“迟钝”。
蒙克夫是一位国际著名的登山家,他成功征服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 米,许多登山高手都以不带氧气瓶而能登上乔戈里峰为第一目标。但是,几乎所有的登山高手来到海拔6500米处时,就无法继续前进了。因为这里的空气非常稀薄,几乎令人感到窒息。
因此,对一般登山者来说,如果想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力,独立征服海拔8611 米的乔戈里峰峰顶,确实是一项极为严峻的考验。但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蒙克夫却突破障碍做到了。
其他登山者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蒙克夫为大家解开了这个谜团。蒙克夫认为,在突破海拔6500 米的登山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心里各种翻腾的欲念。因为,在攀爬的过程中,任何一种小小的杂念,都会让人意念松懈,转而渴望呼吸氧气,慢慢地让人失去冲劲与动力,而“缺氧”的念头也开始产生,最终让人放弃征服的意志,接受失败。
最后,蒙克夫总结道:“如果想要登上峰顶,首先,你必须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你的欲念愈多,你对氧气的需求便会愈多。所以,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想要攻上顶峰,你就必须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蒙克夫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通过自控,达到了一种“迟钝”状态,因此他的大脑和身体不像其他人那样强烈接收着外界“缺氧”的信息。很多登山失败的人,就是由于对缺氧的担忧,使他们的感觉器官在攀登时变得比平常更加敏感,心里总想着氧气的问题,结果反而加速了对氧气的消耗。他们不知道自己其实完全可以坚持更久,诀窍便在于排除一切杂念和欲望,弱化感官,做到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