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寂寞是杀手
很多人想当然以为,闲就是时间没地方用,不知道干什么。没事可干,当然就自由自在,整天需要没事找事打发日子,这就是闲。有的人一说起闲,还很容易想起乡野独居的况味,想起街坊间老人独坐,晒着太阳,目视行人等画面。
殊不知,这种所谓的闲,已经有些萧索寂寞的意味了,产生了意义上的游移,事实上已经扭曲了对“闲”的解读。
如果闲就是百无聊赖,无所事事,那就会产生另一种焦虑。
心理专家指出,真正健康的生活不应该让人感觉时间过剩。我们都知道,健康的生活一定是充实的。什么是充实?充实就是时间上都有合理安排,既不紧张,也没有浪费和虚度,给人一种内心的充盈和日常作息的充足感。
如果一个人经常无所事事,感觉时间没地方打发,很容易出现度日如年的感觉,于是闲着闲着,就会感到寂寞。百无聊赖的感觉常常与孤单伴随,人如果不孤单,总是有人陪伴,相对来说,便不那么容易产生无处打发时间的感受。
科学研究证实,寂寞是老年人健康的杀手。长期处在孤独寂寞中的老人,很容易变得精神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更容易衰老以及增加罹患心理疾病及其他一些疾病的危险。所以人到老年,会愈发害怕寂寞。
有心理学家做过实验:把一群老人分别带进一间无声无光、与世隔绝的舒适房间里,让他们住满9 天,结束后便给以高额的实验费。实验的结果是老人们只待了两天便齐齐要求停止,因为那种无人共处的寂寞实在让他们感到恐惧。
孤独对老年人来说,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在我国,现在很多家庭的现状是子女外出工作,一年回家次数寥寥,老人自己或者和老伴单独的生活在一起,而失去老伴的老人更是陷入难以言喻的孤独感中。中国传统的几代同堂热闹的家庭组合已经逐渐成为过去。
据来自韩国的数据报道,“黄昏的孤独”正在将韩国老人们逼向死亡。如今,因不能忍受老年寂寞而自杀的老人正在逐渐增多。韩国统计厅称,65 岁以上老人的自杀人数已从2001年的1448 人上升到了2011年的4406 人,10年间增长了3 倍。也就是说,韩国每天平均有12 名老人自杀。
而我国呢?据调查显示,从1990年开始,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率已从20年前的千分之一上升到现在的千分之五,并保持在高位,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核算起来让人不敢想像!并且,中国老人自杀比例是其他群体自杀比例的三倍。数据还显示,中国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继续增加,2012年的3600 万人已增长到2013年的3750 万人,未来将更多!
而这些触目惊心数据背后最大的因素,第一就是孤独,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才依次是疾病和贫困。无怪乎有人惊呼:寂寞是老人健康的头号杀手!寂寞正在把老人加速推向死亡!
据悉,相比于中日韩等东亚国家,欧美国家的老人单独生活的比例更高,许多人到老后陷入到郁闷、孤寂、悲凉的状态,全球因孤独患抑郁症的老人与日俱增。
徐坤是全国首条老年人精神关爱公益热线的创办人,从2006年起创办热线至今,接到的老年人咨询的电话不计其数。徐坤说,“我国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情绪问题的检出率为39.86%,而48%有抑郁情绪的老人都是因为长期独居。”
一位因孤独而有自杀倾向的老人说过的一句话至今仍深深烙在徐坤心中,这位老人说:“如果能有人每天跟我说15 分钟话,这15 分钟就像太阳,能温暖我一天。”
而子女打来电话咨询父母问题的也不少。有的人说父母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难以伺候;有的说自从母亲过世后,原本温和的父亲变得越来越无理取闹,脾气暴躁,常常跟儿女发生口角。
徐坤介绍,这些咨询中的绝大多数原因,都是老人孤独寂寞,缺少陪伴,又不懂得化解寂寞导致老人出现了心理问题。
寂寞已经不知不觉成为当今世界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杀手,如何排除寂寞,是每个老年人务必要学习的课题。